青岛无轨电车改造升级 机动性能提高可载73人  14-11-20     视频长度: 0:2:4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今日 正文
  
滚动

20世纪60年代,青岛开始架设无轨电车。50多年来,俗称“大辫子”的无轨电车一直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但由于电车需要依靠头顶的电线供电,所以存在一定局限性。今天,新一代的“大辫子”亮相岛城。

记者这里是公交集团五车队,在现场看到了青岛目前首辆,升级改造即充式双源无轨电车。车身成蓝色的海浪喷绘,看上去特别的动感,车长10点5米。可以载客73人。除了车身颜色不同,外观和目前线路中正在运行的部分车辆完全一致。

青岛市目前有无轨电车111辆,电车线网约30公里。之前的无轨电车,因为受线路影响,遇到事故或者堵车等问题,机动性能较差,不能随意改变路线。而升级后的双源无轨电车,机动性能将大大提高。我市现有无轨电车主要运行在2路,5路和30路线上。相信很多市民都会这种疑问,为什么无轨电车机动性较差,还会继续在路上行驶呢?

公交集团技术处处长于飞说:“相比较柴油车和天然气车,它的运行成本是比较低的。如果有线网的情况下,无轨电车的运行成本是较低的。”

除了运行成本低,无轨电车还有爬坡能力强、环保低碳等优点。目前,在国内很多拥有线网的城市,这种双源无轨电车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运用。下一步,青岛第一辆双源无轨电车也将会编入2路车队进行试运行。

现在记者是登上了改造后的双源无轨电车进行试乘。在车上10分钟我们发现,车辆在运行的时候整体是比较平稳,噪音低而且加速的时候也是比较快的,整体感受是比较舒适。记者了解到这种电控技术,公交集团将会在更多的公交车上进行推广,方便更多的市民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