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青岛是一座开放现代、充满活力的城市,然而仔细端详,这座城市的街巷之陌、细微之处,并非完美无瑕。在我们身边,一处处不合理、不规范甚至是奇葩的市政设施,给行人带来了诸多不便,也影响了城市品质。
在劲松五路和辽阳东路交叉路口,有一处空地格外显眼:空地一侧连着劲松五路斑马线,一侧连着辽阳东路的斑马线,看样子空地的作用相当于“安全岛”,而这个“安全岛”的面貌实在简陋,不仅土地没有硬化、绿植也杂乱无章、而且地上还藏着敞着口的古力。
和“安全岛”的简陋不同,位于在台东一路和威海路交叉口的红绿灯,外形还算规整,就是个头有点矮。记者实地用尺测量了一下,红绿灯主体最下方的螺栓距离地面刚刚超过1米6,行人从此经过,必须躲着走。
2017年1月1日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中规定:人行横道信号灯的安装高度为2-2.5米。显然,这处信号灯的高度不能达标。
而劲松七路有一处“埋伏”在脚下,沿劲松七路人行道自南向北地势平坦,而另一条路自西向东地势逐渐降低,两条路相交,劲松七路的人行道出现了一个距离路面30厘米的高度差。附近小区密集、还有农贸市场,平时人流量很大,这个高度差隐患不小。
以上的危险是对于所有人,而盲道设置的不完善将直接威胁着视觉障碍者。在芝泉路青岛市按摩康复医院门前,一条盲道从医院里延伸出来,可奇怪的是,盲道在医院门口突然消失,向前、向右再无连接,只是向左不远处还有一段盲道,而两条盲道之间又存在两米左右的空隙,这对于视力不健全的人来说,果真成了“盲区”。
医院门前是个三岔路口,从太清路下来是个陡坡,车辆速度都很快,而医院常年有4、5名盲人上下班,为了保障他们进出的安全,医院不得不派人接送他们到达安全地点。
和芝泉路盲道“先天不足”相比,市北区浦口路上的盲道则是“后天发育”受到影响,公交车站候车亭紧挨着盲道设立,二者之间距离也就20厘米,可想而知盲道如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