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火势太大,我们无法靠近第一现场,但记者还是多次前往三标山,用镜头记录下一些特殊的瞬间,记录下那些最可爱的人。由于山上已经停满了救援车辆,山脚下棉花村小学门口的空地,此时成了临时停车场,几位交警正忙着调流,在现场,记者碰到了刚刚从山上送饭回来的张玉忠。
老张今年41岁,是城阳区救生协会的队长,在现场负责救援和后勤保障工作,为了保证山上救援人员的补给,老张每天要开着吉普车,上山送4次饭和大量的饮用水。在棉花小学的门卫室,记者推开门,发现几个大小伙子正东倒西歪的躺着呢,一问才知道,他们都是参与扑救山火的救援人员,奋战了十几个小时,好不容易得空轮个班,正睡得香呢。
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大家的手上脸上全都被浓烟熏黑,虽然只是冰凉的矿泉水、简单的面包,可战士们个个都是狼吞虎咽。91206部队在这次扑救山火过程中,算得上是最执着的一支队伍,从发现火情开始,部队官兵就把山脚下的校园当成了驻扎地,坚守岗位,寸步不离。采访过程中,李司令布满血丝的眼睛里不住的流眼泪,周围的人告诉记者,他已经30个小时没有合过眼了。
在棉花村小学的操场上,记者再次见到了一直驻守在这里的战士们,和昨晚的严肃相比,今天,大家伙的脸上终于有了笑模样。昨晚,学校的教室全面开放,为战士们腾出休息的空间,可由于过度疲劳,很多战士干脆直接在操场上席地而睡了。经过40个小时的努力,三标山大火终于彻底熄灭,消防部队官兵,还有各路救援人员昼夜不停的扑救,附近村民们全都看在眼里,大火无情人有情,我们也要向所有奋战在灭火一线的人们说一句,大家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