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来了,第一批“20后”也已经诞生,对于爸妈而言,最烧脑的莫过于给孩子取名字,名字会伴随孩子的一生,所以大家对这件事也比较慎重,那新生儿父母在给孩子取名字时,都会考虑哪些因素呢?
王先生:我们考虑主要是,比较传统吧,跟家里的家族近亲不能重名,再一个对孩子有意义,以后能激励孩子学习,更好,更有上进心,以后对他的成就比较好吧。
杨女士:就是我们考虑起名字,主要是考虑我和我对象,就想把我和我对象的姓都添加在里边,所以取得名字叫李木易,李就是因为我对象姓李,易我姓杨,然后木易就是杨的繁体字,所以就叫李木易,然后这个名字是我们在南京的秦淮河上小船上一起取的,比较有诗意。
名字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呼,同时也是寄托着父母对孩子的美好期待。有很多新生儿父母表示,不会给孩子取比较热门的名字,也尽量会避免难认的生僻字。
王先生:太高频的我们不考虑,因为那样重名的太厉害了,将来感觉对这个孩子就没有个性了。
杨女士:不大会考虑。(为什么呢)因为主要还是想,以自己的想法为主吧,因为我觉得生僻字,可能到时候以后会比较麻烦,比如说去银行办一些业务的话,有时候就会觉得比较麻烦。
王女士:对这个肯定想要避免,不想要重名,大家都不想要重名,这个倒没有特别的,如果有喜欢的字,也没非有必要,往生僻字上靠拢对那个没有想法。
王慧是市北中心幼儿园大班的老师,她介绍说,2017年新生入园时,一个班有五、六名名字里带睿字的小朋友,名字读音实在是太相像,一开始老师都难以分辨,更不用说其他的小朋友了。
虽然孩子的名字独特,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但易于传播、书写简单、不拗口也非常重要。与其取一个不易认、孩子不会写的名字,不如给孩子取一个更接地气的名字。
民俗专家鲁汉说,名字是每个人的标志和区别,同时也是一定时代的文化反映,个人的名字中也反射出时代和社会心理的特征。
随着重名重姓的人增多,伴随着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的普遍提高,起名也更加讲究艺术化和寓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