錾(赞)刻,是用一定的工艺流程,以特制的工具和特定的技法,在金属板上加工出浮雕状图案的一门技艺,至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在咱青岛就有这么一位錾刻达人,他自学入门,用四十多年的时间磨练技术。他的作品形神兼备、惟妙惟肖,不仅屡次荣获国际大奖,还被法国戴高乐纪念馆收藏。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一下这位錾刻达人——辛泽荣。
这幅錾刻版的《清明上河图》,辛泽荣用了一年的时间来创作,这也是至今他创作的最大的一幅作品。
今年78岁的辛泽荣退休前是一名企业员工,从小就爱好美术。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杂志上看到了錾刻作品,觉得非常喜欢,便找来材料,自己试着创作。
从那以后,辛泽荣便开始了自己的錾刻之路。没有老师,他就自学,从材料到手法,每一个过程都摸索着来。就连錾刻的工具,也是他自己打磨出来的。
退休之后,辛泽荣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錾刻上。不同材质的金属板,经过特殊处理,才能做成大小合适的“画板”。这些板材每一块造价都不便宜,最开始下刀的时候,辛泽荣也提着一颗心。
创作来源于生活,辛泽荣有一个小笔记本,里面贴满了从报纸、杂志上搜集来的剪贴画,这些都是他錾刻的素材。
在众多的题材当中,辛泽荣最爱刻的还是人物,在他的工作室里,大部分作品都是来自不同年代、各式各样的肖像。这些人物惟妙惟肖,很考验技艺。
随着技艺的增长,辛泽荣的錾刻作品逐渐有了名气,先后参加了多个国际性展览。每次出国,辛泽荣都会叫儿子带自己到当地的美术馆参观。
现在除了定期到学校里授课,辛泽荣还收了几个徒弟,其中就有他的孙子和孙女。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培养,让錾刻这门艺术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