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将在青岛举办,世界的目光即将聚焦我们这座富有活力,时尚美丽、独具魅力的城市,从今天起,我们将开设《相约上合——风从海上来》专栏,展现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反映全市各界喜迎峰会的良好精神风貌。青岛依海而生、向海而兴,海洋是这座城市最大的优势,它赋予了岛城丰富的海洋资源,也让蓝色经济成为青岛的特色产业。在雄厚的海洋科研和产业基础之上,青岛的“蓝色动能”近年来持续增强,潜力不断释放。请看第一篇:《青岛拥抱广袤海洋铸就蓝色崛起梦想》。
在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实验室里,12台基因测序仪全力运转,科研人员紧盯每一个环节,一份份海洋生物样本的基因奥秘将在这里解开。位于中德生态园的青岛华大基因正在建设国家海洋基因库,破译出来的基因数据源源不断地汇入其中,将逐步应用到渔业生产、医疗检测等领域。
近年来,青岛着力集聚海洋领域的科研机构和人才,助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崛起。在海洋新兴产业培育集聚新动能的同时,青岛的海洋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不断迈向高端,成为青岛蓝色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世界规模最大的半潜式深海养殖装备——“海洋渔场1号”,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项目——亚马尔项目,先进的40万吨级矿砂船……都是响当当的“青岛制造”。就在近期,小小的线缆也成为“青岛制造”的“代言人”。汉缆股份公司研发的“脐带缆”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可广泛应用于海底油气勘采、海洋工程等领域,作用如同脐带一样重要。
引进新技术、新模式,让传统的海洋第一产业不断增加新动能。以海洋牧场为例,近几年,青岛累计完成投资7.7亿元,建成11处海洋牧场,通过创新“耕海牧渔”方式,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双赢。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青岛实现海洋生产总值2909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26.4%,海洋经济总量占全省的20.8%。经略海洋,青岛肩负着引领重任;面向未来,青岛定位于打造国际海洋名城。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曙光:“蓝色经济的发展需要抓住内外机遇,需要升级,需要纳入国家、山东省的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创新,在这方面我们又要嫁接新的业态,我们还要面向世界,主动地从青岛走向世界,把我们陆地的和海洋的结合起来,把国内国际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