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粥能养胃,是真的吗?煮粥的时候,有啥讲究?  16-03-26     视频长度: 0:7:52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青岛全接触 正文
  

粥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是营养与美味的象征,更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和体现,因此有很多人自然而然地就将“喝粥”与“养生”联系到了一起。那么喝粥是不是真的能够养胃呢??粥属于流质食物,不需要经过大量咀嚼与胃部蠕动即可快速进入小肠,分解成葡萄糖并被人体吸收利用,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胃肠的负担,从这个角度讲的话,喝粥确实能够“养胃”。

喝粥虽然好处很多,但专家也表示,不是所有的人喝它都能“养胃”,对于一部分容易烧心、反酸的胃食管返流患者来说,喝粥却有些“雪上加霜的嫌疑”。

我们喝粥一般来说多是流质的,这样喝下去之后,胃酸就漂浮在液体的上面,随着高度的增加,就会更接近胃食管结合部,甚至突破了胃食管结合部,进入食管,所以喝粥以后更容易产生胃酸返流到食管,引起烧心的症状。此外糖尿病的病人也不建议常喝粥。

粥由于消化吸收速度快,因此餐后血糖反应激烈,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不利于控制血糖。当然也不是完全禁忌,有些粥也是可是适当食用的。

怎么在不加增稠剂的情况下熬出一锅浓稠的粥呢?调查员在网上找到了能够让粥快速变黏的小窍门:开水下锅,米粒更容易开花。事实真的如此吗?

调查员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煮稀饭,结果20分钟左右,大米都煮熟了。看来煮粥时,不管是用开水还是冷水,对米粒煮开的速度是没有影响的。很多人煮粥的之前喜欢淘洗很多遍,这样的做法又是否得当呢?

专家说,煮粥之前,尽量不要淘洗多遍,泡米的时候,用凉水浸泡半小时左右即可。为了营养搭配,您还可以搭配一些豆类一起熬制。

很多人喜欢喝粥,有些人甚至天天煮,顿顿喝,粥成了餐桌上的主食,不过营养专家建议我们,这样做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