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单拍砖:“记者比县领导还坏”到底在骂谁?  16-03-26     视频长度: 0:5:29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青岛全接触 正文
  

我们当记者的,有一个特别好听的名字,叫“无冕之王”,什么事儿似乎都能管,但也因为什么事儿都能管,所有有的时候就特别不受待见。这不最近就有人给添了一个新名号,说记者啊,比县领导还坏呐!这话到底是骂谁呢?来看今天的热点关注。

最近,江西省修水县市民陈先生向记者求助,说今年1月23号,他出生52天的儿子因为轻微咳嗽,在当地人民医院住院,当天下午,医生给婴儿做了皮试后没有异常,就进行了点滴注射。第二天上午,因为孩子又出现了拉肚子的症状,医生表示需要加点药,随后护士过来打点滴,但是并没有对婴儿进行皮试。没过多久,孩子出现异样,经抢救无效于当天死亡。

对于儿子的遭遇,陈先生和家人认为,错就错在第二天打点滴的时候,没有进行皮试;另外,整个抢救过程中都是实习生,操作过程可能存在不规范。可医院不但不承认“皮试”有过错,而且态度十分恶劣,并表示只给赔2万块钱,其它一概不管。就在陈先生带着记者来到事发的这家医院时,一名姓黄的副院长在听说记者的来以后,非常激动,不仅屡爆粗口、态度恶劣,还叫嚣记者多管闲事。

“记者比县领导还坏”,真是天雷滚滚,如此“一石二鸟”地骂人,不知道是在表达对记者的敌视,还是在表达对当地县领导的不满呢?可县领导为啥就“躺枪”了呢?报道中说,副院长记恨“县领导”,是因为县里领导要求医院先行赔付患者2万块钱的补偿。怎么说呢,按照当下的公关惯例,对于当地发生的医患纠纷,上级大多抱有“家丑不可外扬”和尽快息事宁人态度。可如果真的像这名副院长说的,县领导在纠纷还没厘清责任、没有进行司法认定前,就“命令”医院进行赔偿,是不是有点简单粗暴?

再来说这位愤怒的副院长,副院长认为“记者比县领导还坏”的理由很简单也很直白,就是“多管闲事”。这其实是对记者天职的无知和对自身职责的亵渎。医疗是公益属性的公共服务事业,不是个人小事和机构私事。报道事实,还原真相,是新闻记者的责任所在,除了极其特殊的情况,几乎没有记者不能介入的“闲事”。

“如果社会没有记者,天下就太平多了”,这话听着也是醉了,但也不难看出,这名副院长的内心深处是极其敌视记者、排斥媒体的。是,我们不排除在媒体行业内,存在一些不良人员,但一棍子打死所有媒体、记者,你这偏见也太重了吧?医院出了涉及人命的医疗纠纷,身为负责人,副院长的确压力很大。一方面,担心出现“医闹”这样的事情,一方面,又怕这种负面消息影响到医院形象,所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最好不过的了。偏偏这个时候记者来了,副院长的心情可想而知。

可反过来再想想,如果院方确实在婴儿死亡事件上没有责任,那么通过记者的报道,这是一个澄清事实真相,消除外界的猜疑和误解的好机会啊。再说了,患者家属有权知道真相,医院也有接受监督的义务,即便已经在走司法程序了,医院不方便接受采访,也不能这么气急败坏吧。这种强烈的抵触情绪,反倒给人一种其中有猫腻的感觉。最可笑的是,副院长竟然把“天下大乱”都归咎于记者,难道医疗事故都是由记者引发的吗?

事情曝光后,立刻引发了广泛关注。目前,记者从修水县委宣传部获悉,县里高度重视,已经成立了专门调查组,针对男婴死因和院方拒绝采访的事情展开调查。

透过副院长的这些任性的话,我们不难理解他所谓的“太平”,就是:只有医院任性、没有患者发声,无需社会监督、舆论风平浪静。在这个“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你和媒体打交道的方式和水平,似乎还停留在遥远的中世纪。事实一再证明,越是千方百计地捂着、掖着,越是害怕新闻媒体报道,越容易造成更恶劣的影响。难道真相不辨、是非不分、责任不究,患者权益不保、医院毫发无损、一切悄无声息,就是这位副院长所谓的“太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