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单拍砖:购物限次能遏制强制购物吗?  15-12-15     视频长度: 0:4:19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青岛全接触 正文
  

云南,这个几次三番因为导游骂人而闻名全国的地方,还真就想出来一个办法。靠谱吗?来看今天的热点关注。

云南,这几年来,因为强迫购物、骂游客等等的问题,备受坊间的冷嘲热讽:风景秀丽,但人心叵测。像在2013年10月和2014年初,云南接连发生“香格里拉导游强迫游客消费”和“丽江、石林导游辱骂游客”事件,今年五一小长假,又曝出了“女导游辱骂游客事件”,让云南旅游大省的形象蒙羞。

无奈之下,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放大招了,最近,他们下发了一份文件,大致意思是要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其中,方案特别要求:从明年2016年起,各旅行社购物次数,每天不超过1次,购物时间每次不超过90分钟。

把购物时间精确到分钟,不得不说,云南官方真的是煞费苦心。不过很快,也有人提出了质疑,这样限定次数、限定时间的要求,与其说是规范,不如说是纵容。什么意思呢?你看官方表面上是在通过限制时间,来遏制某些黑心旅行社的宰客行为,但也默许了一天购物90分钟啊,不管时间长短,强迫购物的性质没有变啊,你们是觉得根治强制购物不可能,不如退而求其次,变相默认、只限时长了吗?简单来说就是,官方默认了,“宰客有理”,只不过得有度,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薅羊毛”可以,但一天只能“薅”一回。

这样办会导致什么结果呢?以前一天“薅”三次,现在只能“薅”一次了,为了保证旅行社的利润、保证导游的收入,那我这一次得往死里“薅”啊,这是正常的商人该有的逻辑吧?导游原本跑三个地方挣回来的钱,现在要在一个地方挣出来,强迫游客的力度可能无形中就加大了,这不更容易激发矛盾和冲突吗?

另外,这个方案也缺乏可操作性。举个例子,各旅行社购物次数,每天不超过1次,购物时间不超过90分钟,谁来把控?是主管部门派人全程监管,还是靠旅行社自律?派人监管肯定不现实,云南每年接待中外游客,高达2.4亿人次,全云南每天得有多少个团?能管得过来吗?那靠旅行社自律?更不可能吧。而且有时候还有可能出现这样的例外,就是:游客单方面要求增加购物次数和时间。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照办是违规,不照办又伤了游客。

所以说起来,云南省的旅游主管部门、这次管得太细了,或者我们说,多此一举,没实际用途。政府对旅游业进行管理,主要体现在拟定地方性政策法规,并且监督实施,至于旅行日程怎么安排,是旅行社和游客双方的事儿,不妨交给市场去调节。想遏制“强制购物”和“低价团”,得想想其他的办法。

那什么是职能部门该管的事儿?2014年初,云南旅发委联合监察、工商、物价等多部门,颁布了“十五不准”的禁令,像是“不准强迫和变相强迫游客购物、不准不与游客签订旅游合同、不准逼迫游客接受霸王条款、不准以不正当理由拒绝游客退货,不准甩团、甩客、辱骂游客、殴打游客”等等等等。这规定得多细啊,如果每一条能由各个部门贯彻落实下去,确保执行不走样,强制购物、低价团早就偃旗息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