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青岛打工的小伙小岳给全接触打来电话,说前几天在工地干活,鼻梁骨被砸断了。上医院看了没?去了,医生也建议住院手术。那就赶紧做呀,治病要紧。问题就出在这了,医药费不知道问谁要!
上午,记者在青医附院急诊见到了前来复诊的岳彩群。
说起半个月前的那场意外,小岳到现在还心有余悸。小岳是个架子工,15号下午四点多,他正在工地上扎架子,突然从上方掉下来一个顶丝,砸在了小岳的头上。
虽然当时戴着安全帽,可顶丝砸中了小岳的鼻子,血呼呼的往外冒,工友赶紧把他送到医院,拍了个片子,鼻骨、上颌骨骨折,需要手术治疗,可手术就要交一万多块钱的治疗费,这笔钱小岳承担不了,没办法,他只能在鼻子消肿之后,先在门诊做了一个小手术。
小岳还要进行第二次手术,手术费用又成了问题。小岳说,当初他是在劳务市场找的工,一直跟着一位姓张的工头干,这几天2000多块钱的医药费都是这位工头给垫付的。听说还要一万多的手术费,这位姓张的工头也说自己承担不起了。
工头说他也是跟着这个工程的承建方在干活,可他不知道工程承建企业的名称,只知道负责的老板姓夏,出事之后他去找过夏老板,可夏老板给出的答复让他没法接受。
这三五百和一万块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是有点多,这事儿该怎么办,还得找到承包方。也不是我说,这个姓张的工头也太迷糊了,怎么能不记得人家承建单位的名字?好在工地跑不了。
记者陪小岳又跑了一趟位于李沧区桃园的工地。小张说的那位姓夏的老板不在,可是工程承建方一位姓袁的队长,听说了小岳和工友们的来意,没说两句,双方就吵了起来。
这位袁队长说当时公司说给小张1000块钱治疗费小张是同意的,可是因为小张没带身份证没法登记钱就没给他。记者被项目的负责人请进了办公室,袁队长带着小岳和他的工友进了隔壁的房间商量,过了半个多小时,双方说已经商量好达成了一致。
袁队长也说工人出了事,承建单位有责任,工头小张一样脱不了干系,小岳的治病钱还有误工费,他们会跟小张一起分摊,工头小张对这种说法也表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