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号,外来务工人员王清林给《今日》打来电话反映说,2014年,他和妻子跟着老乡在青岛干了半年多的活,工钱却没有结清,到现在还差三万。那这笔钱他到底能不能要回来呢?
2014年4月,老家四川的王清林夫妇跟着分包商刘少金在青岛的两处工地做木工。到2014年年底,他们夫妇除去日常开支,有五万元的工钱,可半年多过去了,拿到手的只有两万元钱和一张欠条。
由于工钱迟迟拿不到,家里还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用钱,2015年,王清林选择去威海打工。打工期间,他往青岛跑了七八次,只想早日要回自己的工钱。
事情真如王清林所说的那样吗?记者在台柳路附近的一处工地找到了刘少金,他表示欠条是他打的,现在他也没钱,主要是劳务公司欠他钱。
记者多次联系刘少金的劳务公司经理,但电话始终未打通,刘少金的话是否属实,我们也不得而知。无论什么原因,外来务工人员的辛苦钱是不能拖欠的,也希望他们能尽快想办法,付清工人的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