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单拍砖:“全球最大医院”的名头值得骄傲吗?  15-06-04     视频长度: 0:4:44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青岛全接触 正文
  

人老了,难免身体出点儿小毛病。社会上都在提倡,小病小看,大病大看,像小感冒就没必要非得去大医院的专家门诊,可是如果,我所在的城市没有小门诊,全是大医院的话,我除了排队、等号,还有其他的选择吗?医改医改,什么时候看病就不难了呢?

最近,拥有7000张床位,被媒体称为“全球最大医院”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公布了2014年的营收情况:这家公立的三级甲等医院,就门诊量而言,2014年,为426万人次,是河南同类医院的4倍;住院人数31万人次;手术人数突破19.6万台次,位居全国第一。其中,肝脏移植手术100多例,肾脏移植突破230例,这两项在全国排名前五。而最引人注意的,是它去年实现的营收,75.21亿元啊!

这家最大的医院,不是吹出来的昂,几年以来是一步一个台阶。2008年,的营收为6.8亿元;2013年,营收60亿元,2014年,75亿元。仅仅6年的时间,就实现了营业额10多倍的增长,真是蛮拼的昂。

拼到什么程度呢?作为省一级的重要医院,大病小病都治,不仅攻克疑难杂症,简单的感冒、发烧、阑尾炎也是来者不拒。时间久了,这家“全球最大医院”有了一个别称,“最大乡镇医院”。这就难怪了,忙里忙外、大小病症通揽,挣了75个亿也不足为奇啊。数字固然可喜,可医院的日子太“红火”,病患的日子恐怕就不太好过,这是两方面的事儿啊,医院的营收越高,就意味着患者的开支越大、负担越重。河南本地媒体更是调侃,郑大一附院75亿的营收,让河南人“肝儿疼”啊。

作为患者来讲,我们对所谓的大医院是爱恨交加。爱,是因为“最大医院”里,肯定有最棒的医生和最先进的设备,我来这里可以接受最先进的治疗。恨,是因为所有人都这么想,都过来看病,会让看病越来越难,毕竟医生是有限的。另外,这都已经是用到“最”这个字儿了,其他的医院估计也没什么竞争力,慢慢的,现在的最大医院,可能会变成未来的超级医院,一个能在地方上垄断医疗资源的大医院,没有同行业竞争的压力,会不会导致服务的缩水?比方说看病的人太多了,大夫太累了,没有耐心了,态度不好,会不会进一步诱发医患冲突?所以与其给我一家全球最大的医院,不如把沾着“最”字的资源分散开,多建几家方便百姓看病的医院,说得专业点儿就是综合医院向基层医疗机构分流。当然这样一来,医院创收的数据就没那么好看了。那么作为一家公立医院,到底是挣钱要紧,还是做大公益性、为人民服务要紧呢?

网友评论:@陇上江山:去了才知道,那儿根本不是一般人能看得起病的地方,光是停的豪车就快赶上病人的数量了,而且医药费比其它医院也高的多。

@天使敏馨:省会人民就是幸福啊,资源都叫你们占完了,能让我们下面小城市的人们喝口汤吗?要我说,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水平,让人不再生个小病就往大医院跑,这才是关键。

我们总说医改,到底怎么改很繁琐,但至少呈现出来的效果应该是这样的,第一,看病不贵、看病不难了,第二,医患关系改善了,第三,从业人员,也就是医护人员有高昂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对照一下看,这个全球最大的医院,其实只能解决第三个问题,收入增加,医护人员有工作的热忱了。可作为患者呢?该排的队我还在排着,药那么贵我还在吃着。盼望着,我们盼望着,中国什么时候不仅有全球最大,也有全球最好的医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