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全接触,精彩全景图。这两天,我逛街时发现,沿街的各种商家店铺的门口,大都张贴着招工启事。服务行业嘛,用人比较多,尤其是餐饮行业。餐饮行业,用工量确实很大,但招工太难了,听干餐饮的朋友说,月工资都三四千,另加各种福利,可就是招不到人哪!
春节过后,最让餐饮业老板头疼的,就是招工问题了。
在闽江路美食街,记者发现,大大小小的饭店门外,几乎都贴着招聘启事。招聘启事上,服务员、传菜员、迎宾员的基本工资都在2500以上,有的餐馆甚至还标出了“月休三天、带薪年假、工龄奖”等福利来吸引求职者,但尽管这样,来应聘的还是寥寥无几。
这家菜馆的工作人员说,每年这个时候都会碰到的招工难题,春节前,员工们结完工资回家过年,过完年,就有一部分人不回来上班了。本来店里前厅后厨加起来有80多位员工,这一过完年,就剩60个人。缺了近20位员工,人手不足,大伙只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再多分担些活儿。
闽江路上的一家粥店,是岛城比较火爆的餐馆,在门前也同样立着招聘的牌子,招聘启事上,服务员的薪资给出了“2200到3200、加提成加工龄工资”的水平,但饭店主管殷女士抱怨到:招工是一年比一年难,而且现在应聘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殷女士说,在饭店干服务员,先不说工资,一日三餐不固定,而且还没有正常的休息日,很消耗体力,所以,大部分年轻人吃不了这个苦,干的人就越来越少。
随着80、90后农民工成为劳动力市场主力,他们对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年轻人觉得。在饭店端盘子没面子、更没有职业发展前途,所以餐饮业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
把工资待遇提高了,可还是招不到人,这些求职者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不知道啊,求职的老说找不到工作,可用人单位又说,自己招不到人。这需求跟供给完全是脱节的,今天,咱就去人才市场看看,这求职的跟招工的,各自的要求到底是什么?
上午9点,海尔路人才市场早已是人头攒动,在现场,几十家公司都挂出了详细的招聘信息,25岁的小李是济南人,两年前,大专毕业的时候,她找了一份餐厅前台的工作。
小李说,在餐厅工作工资不算低,时间一长也能攒下些钱,但家人对这个行业的不认同,所以她又换了一份销售的工作,干了一年多,她觉得销售并不适合自己。
在招聘现场,小李看中了一家百货公司行政前台的职位,工作体面又稳定,而且招聘方对她的形象气质也很满意,不过,这个岗位要求早晚班交替,小李决定再考虑考虑。与已经有两年工作经验的小李不同,刚毕业的纪文文,对第一份工作的要求并不高。
记者在招聘现场了解到,除了餐厅员工等服务类岗位无人问津,求职者对销售岗位也不太感冒。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年轻的求职者,除了关注包吃包住、五险一金、双休等福利条件外,还会关注招聘方是否注重员工关怀,比如是否组织旅游、看电影等等,所以企业想留住人,还需改变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