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职打假人搜寻假冒产品向商家索赔 是维权还是挣钱?  13-03-14     视频长度: 00:04:42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小于的索赔之路走得也不顺利,这包过期的方便面,真够折腾人的。

拿着五包过期方便面,小于翻过来覆过去怎么也想不明白,东西明明是在超市里买的,可超市咋就不承认呢?

五袋老坛酸菜方便面,整整二十五包,全都过期半个月,幸好超市的小票还在,小于投诉到工商所,工作人员和小于一起找到了超市。

小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袋方便面十二块,五袋就是六十块。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自己提出十倍赔偿,并不过分。可超市方面压根不理这个茬,非说货物不是自家的。这里边到底是怎么回事?上午,记者和小于一起找到了超市老板。

超市魏老板说,小于的确来店里买过方便面,可自家店里进货,都是按销量来的,光一月份,就进过两批同样的货,不可能到现在了还在卖去年八月份的产品。这一点,厂家的销售商也可以证实。

销售商解释说,从年前开始,小于购买的这种方便面就已经换了包装,象这种老式包装已经弃用,年后再买到老版包装的方便面,本身就让人生疑。更何况,小于的身份,跟一般的消费者也不一样。

原来,小于的职业就是专职打假人,平日里最常干的,就是在大大小小的超市,搜寻假冒伪劣,过期产品,而后全部买空,向商家索赔。

对于自己的职业,小于毫不避讳,他说,岛城的打假名人王海出现后,自己很受启发,于是也开始了“维权”之路,这一干就是好几年。岛城大大小小的超市转遍了,问题也发现了不老少。

以往的维权索赔都很顺利,可这次超市态度坚决,工商出马协调也没有进展。25包过期方便面,到底是不是超市卖出去的?小于的维权之路能成功吗?记者咨询了专业人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