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病重兄弟缺位 缘何仇恨暗藏二十年  12-12-11     视频长度: 00:09:48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胶州胶莱镇红卫村有兄妹仨,心情跟外面的天气一样,冰凉寒冷,一边是快成植物人的母亲,一边是不管不问的大兄弟,兄妹几个要找大兄弟讨说法。

从医院出来已经一周了,78岁的李秀华老人仍然没有恢复记忆。眼前的两个女儿,老人还是认不清楚。

一个月前,李秀华老人突然晕倒,医院诊断为脑部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情危重。

最终,家人选择了保守治疗。一个月后老人被接回了家。但提起老人晕倒的原因,姐妹两人,把矛头都指向了自己的大弟弟。

两姐妹说,老人病倒前身体很好,能洗衣做饭,一直是自己照顾自己。两三个月前,老人住的这个小屋,先后被停电、停水,而始作俑者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大兄弟。

原来,老人住的地方和自己的大儿子家只有一墙之隔。过去,水和电都是混在一起用。停水停电的,一个独居的老人,怎么能活下去。为这事,姐妹两人很上火,都想去找自己的这个大兄弟理论,可每次都被母亲拦住了。

老人的心思很简单,不能让亲生孩子为了自己,反目成仇。后来老人也曾登门找过一次大儿子,但水电的事情根本没有结果。最后,还是姐妹俩从别处拉来了电,让这个黑暗的小屋,重新有了光明。为了让老人吃上水,老人小儿子也定期拉水过来。

就这样,在这间小屋里,老人又坚持了俩月,终于还是一病不起。经过抢救总算保住了性命,但如今却跟植物人没什么一样,在老人的脑海里,一切美好的、丑恶的记忆,统统被抹杀的一干二净。可事情不能就这么算了,看着一天天糊涂下去的老母亲,姐弟三人有话要说。

对待老母亲尚且如此,再联想起年初3月份父亲去世时候的情景,几个子女更是悲从中来。

在三姐弟的印象里,父母对这个大儿子一直很好。可这么多年的付出,竟换来这样一个结果,家人实在无法接受,同在一个村,一墙之隔的住着,姐弟三人希望这个做儿子的,能尽尽自己的孝道,来照顾一下母亲。

听兄妹几个的说法,尚未露面的大兄弟确实有不小的问题,可是单听片面之词,不足以呈现事实的真相,或许他们要讨伐的大兄弟,心里也有苦水呢?

面对几乎成为植物人的母亲,姐弟三人同时把矛头指向了家里的大兄弟。同在一个村里住,近到只有一墙之隔的老人的大儿子,对此又如何解释?记者跟老人的女儿一起,敲响了老人大儿子的家门。

一见到大弟弟,姐妹二人就义愤填膺。弟弟家境很好,在村里靠近集市的地方,开了家饭店和超市。可即便如此,人家却没有对老人治病出过一分钱。

看到自己的两个姐姐找上门,弟弟陈永斌选择了躲避。这期间,陈永斌的妻子也从外面赶来,双方又是一阵推搡和争吵。记者挡在中间,怎么劝也没用,好容易才和村民一起,把双方分开。

面对两个姐姐的指责,陈永斌一概否认。母亲的小屋,断电断水,都不是他的所为。至于母亲生病,自己之所以不去探望,也是有原因的。

在陈永斌看来,这些年来,母亲一直对自己有成见,也就在病倒之前,她还成在自己集市上的饭店大闹过。但这些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在二十年前的那次分家。当时父亲还在,家里还有个弹棉花的小工厂。

陈永斌夫妻解释说,一切都根源于老人分家的不公平。正是因为老人一碗水没有端平,气愤之下,他们对父母也有意见,但现在父亲已经过世,年迈的母亲也几乎快要成了植物人,这个仇恨难道就不能解开吗?

陈永斌一直说,自己的情况村支书很了解,如果不信可以去他那里问问。

村支书觉得,陈家的事情是一场家务事,由来已久,矛盾很深,不是一时半会能说清楚的,在记者的一再要求下,村支书联系了村里的调解员,请他们出面,再调停一次。

找了半天,最终,陈永斌的妻子和妹妹姐姐分别作为代表,来到红卫村村委。不管怎么说,都是一家人,再多的恩怨都已成往事,老人病榻之前,最需要儿女的和睦照顾,希望这个藏了二十多年的心结,能真正解开。

每次看到类似的家庭纠纷,我都在想一个问题:或许就是家里兄妹多了,才对父母的感情淡了?假设把自己当成独生子女,会不会再觉得父母对你有成见?十根手指还不一样齐呢,人非圣贤,当父母的难保会做到那么公平对待,但有一点儿是亘古不变的,儿女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千万别把自己的观点和假想当真,父母爱子女都是一样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