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青岛人的餐桌上,从来缺不了一种东西那就是海鲜,除了自家爱吃,招待亲朋好友更是不能缺少,现在快过年了,更是到了购买海鲜的旺季。那大家知道这些海鲜是如何摆放到市场或超市的案台上的吗?今天的新春走基层,我们就带您认识一位农贸市场上的“海鲜哥”。今年35岁的石东磊是平度市郭庄镇人,2001年他和妻子从老家来到青岛,做起了海鲜生意。虽然此时的市场并没有多少新鲜的海产品运到,但是石东磊还是早早来到这里。由于做生意的时间比较长了,石东磊和一些船主已经成为朋友,虽然今天没有去沙子口码头,但是有什么样的鱼会被送到市场来,他不仅已经心里有数,而且都预订好了。不过即使是这样,一看到运鱼的车来了,他还是第一个跑了过去,用他们的行话说,这叫“抢鱼”。
“抢鱼”除了要出手快,抢什么样的鱼也有学问。记者看到,所有拿到的鱼,不管大小,石东磊都要拿着手电筒仔细挑一遍。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仔细挑选,石东磊终于挑好了十几盒鲜鱼,一直帮忙干活的记者,已经是一身刺鼻的鱼腥味。由于新鲜的海鲜都是带着冰运输的,商贩们将海鲜挑出后,冰就被扔在地上,所以整个市场就和冰库一样,温度要比外面低好几度,不过石东磊告诉记者,这还不是最难受的。挑完了计划中要进的货,石东磊也不能闲着,又在市场里不停地转悠,看到有新鲜的鱼就要进一些,只到把他的车装满。早晨快五点的时候,石东磊开车回到了市场,趁着还没开门,石东磊决定在车上睡一会儿。他告诉记者,由于今天没去沙子口,他才能有这样的机会睡一会儿,平时根本不行。
早上七点,天已经亮了,市场也已经开门,本来说6点开始卸货,可石东磊一直没起来。7点半多,石东磊的妻子和家人来到市场,准备开始一天的生意。记者看到,他们一边摆货出摊,一边就有顾客上门,而这个时候石东磊还不能休息。现在,石东磊已经在市场附近买上了自己的房子,他也把母亲和叔叔接到了青岛。虽然晨昏颠倒的生活很辛苦,但石东磊说,这样的日子过得很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