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11-11-24     视频长度: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今日 正文
  
滚动

(大风再度吹开T3航站楼屋顶)

11月22日,北京遭遇大风天气,首都机场T3航站楼D区屋顶局部被强风吹开。据悉,T3航站楼金属板去年12月10日曾被风掀开,而首都机场扩建指挥部相关责任人此前曾表示,T3可抗12级大风。

(大风揭露什么是豆腐渣工程)

《珠江晚报》认为,被大风掀翻的工程或者被暴雨冲垮的公路,只是工程质量不过关的另类表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在这种偶然的背后是一种必然。百年大计,质量为本。要让这样的标语口号真正从墙壁上走下来,高悬在监管者的头顶上,走进工程建设的每一道工序中,就必须建立质量事故问责机制,迅速查处并展开严厉的事故责任追究,不能白倒了一座豆腐渣,也不能让大风白当了一次质量监督局长。

(T3航站楼再被掀顶,都是大风惹祸)

《新京报》评论:机场航站楼屡次被掀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上一次屋顶被掀翻,有没有做过调查和处理?有没有启动相应的问责程序?如果没有,“大自然的举报”为何没受到重视?T3航站楼作为北京标志性建筑之一,施工质量理当有严格保证,出现屡次被掀顶的严重“事故”,公众有权追问调查处理和问责追责的情况。经再次修复后的T3航站楼屋顶,还会被掀开吗?当然期待不会。但前提是认真排查处理,不然就只有再等老天爷来回答了。

(真巧,一年内两遇“百年不遇”)

对此,《广州日报》以《真巧,一年内两遇“百年不遇”》为题,发表了看法:就算是和欧美以及日本的一流机场相比,T3也毫不逊色。去年12月10日,T3西侧局部金属板被强风掀开,飘出大量白色泡沫材料,时隔不到1年,T3再遭“灭顶之灾”。真是巧了,按照负责人的说法,“百年一遇”的强风,我们一年之内遇到两次。可问题是,这两次强风没有一次达到12级。所以要反思的是,我们这些迅速崛起的标志性建筑,真的都“世界第一”了吗?施工时真的没有偷工减料吗?那些感觉良好的“浮夸”者,还要经历多少次强风,才会被吹醒呢?

(破解“菜贱伤农”难题需回填空心村)

再来关注菜篮子。今年入秋以来,“菜贱伤农”不断上演。表面看是信息不对称、流通不畅,根本原因在于农村越来越空心化,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下的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维系中国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非老弱即妇幼。即使建立了全国联网的农产品信息平台,这样的农业劳动人群,又怎么能够很好地利用信息,并选择生产行为呢?为此,首先必须想办法吸引一些有知识、懂经营的人才加入到农业生产队伍中;其次要通过政策,让农民觉得从事农业生产有利可图,他们才会有意愿、有办法提高规模化水平、获取市场信息;长远目标当然还是要吸引工商资本“务农”。只有这样,“菜贱伤农”才不会年复一年成为政府和农民的揪心事。

(体育进高考,不是“体育为高考”)

2012年,山东省将把体育成绩计入高考成绩,原本不被重视的体育课,一时间成了“香饽饽”。然而,某高中最近的一次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却令人尴尬——在全班近30个男生中,有16人连一个简单的引体向上动作都无法完成。《齐鲁晚报》指出,在升学的压力之下体育课被边缘化;家长的溺爱,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娇气;学校出于安全考虑,往往放弃高强度的锻炼方法;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容易让众多年轻人变得“宅”起来。所以,“体育进高考”,绝不意味着“体育为高考”,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进高考”的指向并不在考试本身,而是向社会彰显了一种评价人才的理念,即重视身体和智慧的同步发展。一个人需秉持锻炼的习惯,以强健的身体、豁达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每一次“高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