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G青岛广电11月22日讯 从崂山300平方米的山沟厂房,到产品远销“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青岛华仕达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用二十余年走出了一条“技术创新+战略出海”的发展之路,让“中国制造”在全球基建舞台站稳脚跟。今天的《创新引领·民营力量》,我们走进这家民营企业,探寻青岛民营制造走向国际市场的创新密码。
在华仕达的生产车间里,来自俄罗斯的客户正仔细验收一套热收缩带设备——这是他们第二次从华仕达采购产品。为适配俄罗斯的极端低温环境,避免热收缩带收缩失效、管道接口开裂爆管,华仕达的工程师为客户专门设计了四辊卧式结构,再加上科学配方,最终做出的纤维增强热收缩带,不仅密封防腐蚀、抗撞抗拉,还能牢牢粘住管道,接口防护效果和管道本身一样可靠,彻底解决了低温下管道运行的安全难题。
针对不同国家的需求差异,华仕达的“定制化创新”总能精准破局。面对欧美客户对管道除锈后需酸洗固化的要求,企业直接将这一工艺融入设备;中东地区需要大口径管道,就研发出直径可达3米的钢管防腐生产线。定制化不仅解决了客户痛点,更让设备价值大幅提升,国内售价200万左右的设备,出口时因符合国际标准,价格能翻倍至400万,这也让华仕达的海外订单占比反超国内,年均增长率稳定在40%。
创新不是一句单纯的口号,而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华仕达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以上用于研发,在一条设备上植入多个创新点,既抬高了产品价值,更赢得了市场信任。同时,紧跟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市场上“大展拳脚”,今年仅中东地区就拿下超6000万人民币的订单;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也有超千万的大订单接连落地。目前,华仕达已在乌兹别克斯坦、沙特建设生产基地,俄罗斯、印尼的新工厂也在规划中,让“中国制造”深度融入全球基建链条。
从电热熔带起步,到成为管道装备领域的领军者,华仕达的二十余年,是民营企业以技术创新破局的缩影。未来,随着更多海外生产基地落地,华仕达还将继续以定制化技术为核心,在国际舞台上擦亮“中国制造”的名片,为全球基建贡献更多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