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G青岛广电11月22日讯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十四五”期间,城阳区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从轨道交通持续领跑,到轨道交通、绿色能源、集成电路、低空经济“四轮驱动”,这座曾以高铁制造闻名的工业重镇,正以技术突破和生态重构为引擎,重塑区域经济版图,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2021年牵头研发的世界首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下线;2024年发布全球首列商用碳纤维地铁列车;2025年我国首列中国标准智能市域列车在青岛亮相,五年来,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创新成果丰硕,持续引领中国高端轨道交通装备向着更绿色、更智能方向发展。眼下,工作人员正在组装生产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是中车四方股份自主研制的电力动车组。
以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为龙头的城阳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是中国唯一集高铁地铁整车生产、轨道交通关键核心系统研发制造、国家基础应用技术协同创新平台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区,目前这里汇聚了青岛90%以上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资源,拥有龙头企业3家,核心配套企业200余家,国家级创新平台9家,形成了国际一流的研发创新能力。
以轨道交通产业为引擎,同步发展绿色能源、集成电路、低空经济等新型产业,“十四五”期间,城阳区积极优化产业格局,撬动新质生产力系统性突破。2023年落户城阳区的鹏辉能源是国内最早从事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目前已成为青岛市绿色能源产业链“链主”企业。
按照“引进一个龙头、激活一条链条、辐射一个集群”的模式,今年以来,城阳区新引进质越能源、巽霖科技等20个绿色能源产业项目,截至目前,已聚集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超百家,“链式招商”成效显著。
“十四五”期间,城阳区还将“链主引领、生态共建”的理念复制到了集成电路和低空经济等领域。2021年落户城阳区的远度智能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内工业级无人机领域的佼佼者,企业在消防、城市巡查等方面深度融入青岛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十四五”期间,城阳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2021年的1657.7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1896.5亿元,累计培育轨道交通装备、橡塑新材料2个国家级制造业集群和仪器仪表、食品产业2个省级产业集群,认定市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143个,以技术突破和生态重构为引擎,城阳区正重塑区域经济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