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G青岛广电11月15日讯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青岛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坚定不移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筑牢生态环境保护根基。
在位于市北区的李村河再生水清洁能源利用项目的厂房里,新建的6台7兆瓦热泵机组正持续不断地提取李村河污水厂再生水所蕴含的热能,将市政供热一级热网回水温度提升约10℃,最终并入城市热力管网,为市民供暖进行“补给”。这也是山东省首个再生水热源接入供热主管网的“水”“热”联供项目,实现了供暖技术的再突破。
青岛能源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冉令国:“水”“热”联供成功实现了低品位热源的转化利用,把污水资源变成了清洁能源。项目每个采暖季再生水利用量2160万立方米,供热量54.4万吉焦,相当于节约天然气1778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万吨,有效提升了再生水利用率,同时提高城市的清洁能源供热比例。
李村河再生水清洁能源利用项目由青岛能源集团与青岛水务集团联合打造,总投资5600多万元,历时3个月建设而成。项目集约利用能源集团“煤改气”后的闲置厂房,改造建设配套热泵机组厂房及相关附属设施,同步铺设高温回水管道400米、再生水输送管道1400米,搭建起稳定高效的能源输送网络。
青岛能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云松 :本项目是能源集团与水务集团两家国企打破产业壁垒、协同创新的典范,为青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探索出新的路径实践。四中全会提出,要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系统优化,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我们将依托在能源供应、水资源利用方面的核心优势和资源禀赋,为青岛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绿色低碳成为发展底色,美丽青岛建设成效显著。“十四五”期间,青岛绿色能源一直保持近30%的高速增长;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位居全省前列;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99%;污水处理能力增至148.1万立方米/天;李村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一幅“山海城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基础设施发展处(基础处)二级主任科员 杨大川: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新征程上,我们将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海上新能源大发展机遇,以海上项目攻坚、产业集群构建、技术创新突破为三大核心方向,着力构建以海上风电为主体,光伏、氢能、储能、海洋能等多能互补、耦合发展的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加速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