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鼓励首创性、集成式探索,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辐射作用更强的改革开放新高地。作为青岛对外开放的高能级平台,青岛自贸片区获批设立六年来,在各个领域敢试敢闯,使制度创新释放驱动效能,更好地发挥先行探路、引领带动和服务示范作用。
今年上半年,前湾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7.8%,空载集装箱调拨业务量也与日俱增。为进一步减少空箱滞港,畅通口岸物流,青岛海关所属黄岛海关将空箱监管过程嵌入到码头作业环节,打造出“空箱顺势智慧监管”模式。
海关智慧监管平台与码头作业系统互联,在空箱卸船过程中顺势完成先期机检,数据图像即时传输至智慧监管平台,验放指令自动传达至码头作业系统。码头根据放行指令安排车辆在船边直接提箱,避免空箱的多次吊装、移位,大幅提升通关时效。同时,利用码头桥吊称重和闸口地磅称重,实现空箱数据自动审核、自动校对,正常空箱直接放行出闸、超重空箱自动预警,确保监管严密、快速、便捷、高效。
聚焦提升航运枢纽功能,青岛自贸片区在全国首创“区关港联合研究中心”,通过“区关港”协同创新,推出系列通关便利化改革举措,为企业降本提效。
罐式集装箱主要用于承运进出口液态化工品,以往由于部分自有罐式集装箱未纳入船公司空箱调运体系,企业进出境自有罐式集装箱需要办理暂时进出口备案与通关手续,还需要缴纳一定金额的保证金。自从片区实行“企业自有罐式集装箱通关模式改革”后,企业可以按照国际调拨空箱监管模式,只需传输舱单,海关系统就能自动审核、快速验放。
获批设立六年来,青岛自贸片区仅在推动口岸通关便利领域,便已形成32项获省级以上层面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而这只是片区制度创新实践的“冰山一角”。
六年间,青岛自贸片区还聚焦健全绿色发展体系、培育多元贸易业态、完善数字化贸易功能等方面,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努力打造改革“试验田”和开放“新高地”,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358项,97项获国家、省级以上层面认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