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营企业办实事,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青岛高新区生态环境部门积极探索危险废物处置新模式,将原本需要企业花钱找专业机构处置的危险废物就地“变废为宝”,在获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企业减轻了负担。
在青岛华芯晶电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加工车间,一片片蓝宝石衬底陆续下线。随着近年来公司产量逐年上升,一些“幸福的烦恼”也随之而来。
废硫酸是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危险废物,要做到安全、批量处理,对企业来说压力不小。青岛高新区生态环境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企业面临的问题后, 结合现有政策和企业情况进行分析,为企业找到了一个“变废为宝”的办法。
今年,青岛高新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试点企业废硫酸定向利用模式,将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硫酸替代白炭黑工艺过程中用到的工业硫酸,不增加额外的环境负担与风险,不影响产品质量,还推动了企业抱团绿色发展。
为破解辖区企业危险废物管理难、处置成本高等问题,青岛高新区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对生物医药产业小微企业采取“集中收集管控风险”减污降碳策略,将危险废物处置单价从7000元/吨降至4000元/吨;积极部署物联网电子秤与“一企一码”系统,使全区危险废物暂存周期从12个月缩至1个月,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率和无害化处置率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