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G青岛广电9月23日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优化区域开放布局,稳步扩大制度性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中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青岛积极放大四港联动优势,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力促内外“双向投资”、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奋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记者 陶俊蓉:这里是位于山东港口青岛港的前湾港区,这里有多繁忙?目前正在作业的集装箱船就有19艘,平均每一秒钟就有一个集装箱被装卸到船上,在我身后的泊位上,是今天刚刚靠港的“地中海莱妮轮”,18000多个标准集装箱的机械设备、食品和桉木等货物,将通过这条巨轮往来于中国和欧洲之间,而像这样的集装箱航线,在青岛港超过220条。
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副总经理 张勇:今年以来,山东港口青岛港增开了12条集装箱航线,主要是链接中南美、欧洲、东南亚等国家的港口,到目前为止,山东港口青岛港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的700多个港口建立了连接, 同时,我们大力推进自动化升级和改造,我们的单机作业效率提升了6%以上,非作业待时缩短了13.7%。
记者 陶俊蓉:从“地中海莱妮轮”卸下的集装箱中,将有150多个标箱将通过海铁联运抵达沿黄省去及中亚国家,跟随其中的一个装有机械设备的集装箱,借助港内快速过驳,两个小时就能抵达青岛港大港码头铁路港站,随后在经过一天的运输,就能抵达郑州。
山东港口青岛港大港公司市场部部门经理助理 耿晓霄:目前,青岛港的海铁联运铁路线总数达到了83条,他们与我们的50多个内陆港联动,大大降低内陆地区进出口货物的时间成本和物流成本,我们也采取快速验放、船车直取等方法,更好服务沿黄流域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往来。
“海陆空铁”四港联动奠定了青岛的开放优势,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等国家重大开放平台,则为青岛持续释放着开放优势。目前,上合示范区已累计推出100多项制度创新案例,青岛自贸片区累计形成300余项创新成果,开放平台能级不断提升。今年,由中美合资的青岛中集普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青岛自贸片区实现投产,这个投资2亿元的新工厂,主要从事研发、制造和销售技术领先的储能集成装备,产品远销北美、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借助青岛自贸片区的政策红利,不到9个月就交出了近14亿元的海外销售收入成绩单。
青岛中集普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国耀:青岛自贸片区极简审批新模式下,我们仅七个月便实现了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行,同时,借助快速通关、出口退税、人才招聘等自贸政策红利,我们也得以大力发展贸易新业态,实现了投产即满产。
开放的青岛,也推动着越来越多本土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与世界合作共赢。目前,海尔已在全球设立了35个工业园、143个制造中心;海信启动实施全球化升级,构建6大全球区域运营中心;青岛啤酒已经远销到120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中国家居香氛行业的“先行者”和“领头羊”,青岛金王在2006年便在越南设立海外工厂,借助“一带一路”和RCEP的政策红利,海外工厂推动着企业更好对接国际市场。今年上半年,金王海外销售利润增长近30%,越南的工厂也计划扩大生产规模。
青岛金王应用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总裁 唐风杰:越南覆盖整个东南亚以及周边国家的供应需求,这样以更快的速度、更短的时间提供我们更多的产品,让我们供需关系、供需速度上为我们做了提升,预计未来整个这个市场的潜力还是巨大的。
开放之城,是合作的发生地,更是合作的新平台。今年8月举办的第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37个国家和地区的451家跨国公司领导人参会,峰会期间,共签约投资贸易项目163个,其中投资项目121个、投资金额129亿美元;贸易项目42个、合同金额404亿美元,以会为“媒”,凝聚起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广泛共识。
康菲石油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 胡凯诚:对我们来说本次峰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机会,与山东对接并与中国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参会者交流,因此我们可以与跨国公司领导人以及我们产业前瞻者进行对接。
潮涌胶州湾,开放向未来。截至目前,青岛已累计吸引17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青投资410个项目,阿斯利康、海克斯康、希杰等重点项目落地运营;今年前8个月,青岛进出口实现5985.2亿元,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五位。立于开放、兴于开放的青岛,正以更高水平开放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
记者 陶俊蓉:开放之城,与世界共舞。未来,青岛将加快建设国际贸易强市,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全力打造制度型开放示范区,奋力实现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在全球化的大潮中继续乘风破浪、勇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