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记者今天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十三五”成就巡礼制造业转型升级专题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市坚持平台思维、生态思维,运用市场的逻辑,调动资本的力量,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市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精准聚焦、前瞻谋划,通过建立“7+N”产业发展体系,全面发起“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大力实施全产业链推进体系建设等工作,加快实现新兴产业高端跨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十三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2019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3159.9亿元,占全市GDP比重26.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560家,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1.8%,比2015年提高11.7个百分点;2019年,我市工业投资增长20.2%,增速创6年来新高,工业技术改造增长29.7%,增速创10来新高。“十三五”期间,我市先后获批全国第二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第五个“中国软件特色名城”,持续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传统制造赋能。
“十三五”以来,我市坚持把创新作为制造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先后立项实施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7500余项,出台普惠性企业技术改造综合奖补、工业互联网三年攻坚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为企业兑现先进制造业专项资金15.8亿元,技改奖补资金9.9亿元,设立16支先进制造产业基金,总规模60亿元,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发展,全市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83,获批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2个,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15个,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专项项目1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