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因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面对时代赋予的机遇与使命,青岛积极以开放促进创新、以创新倒逼改革,在更大的市场空间中优化配置资源,在全球寻找合作者,全力建设人员往来、资金流动、商贸往来更加自由便利新平台和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在黄海之滨加速兴起。
眼下,位于青岛德国“国际客厅”的标迈工业自动化(青岛)有限公司,正在全负荷生产汽车生产线输送系统。该项目由德国隐形冠军企业标迈投资建设,今年3月份投产以来,已完成全年200万欧元的销售目标,开拓了20余家新客户。企业负责人大卫·许梅里希告诉记者,标迈在中国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际客厅”的牵线搭桥。
青岛德国“国际客厅”去年建成以来,已陆续在国内和德国举办推介交流活动10场,与10个德国地方工商会联系推介“国际客厅”项目,与100多家德国企业对接产品展示事宜。
为有意向进入中国市场的各国企业、商会,以及有意对接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和地方政府,打造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提供法律、审计、会计、生活、翻译等全方位服务,是“国际客厅”的重要功能。目前,青岛的6家“国际客厅”和山东会客厅吸引了110余家国外官方机构、商协会入驻,70多个在谈项目同步展开。
以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构筑“国际客厅”之外,一系列高端展会也成为青岛广链国际资源的平台。今年以来,2020青岛·全球创投风投网络大会、中欧企业家峰会青岛论坛、2020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等高端会议,借助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推动着全球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在青岛集聚,助力青岛在疫情之下继续高昂开放大势。
优质资源引进来,高端产品走出去。在刚刚结束的第128届广交会上,631家岛城企业积极参展,海尔通过体验云众播联动90多家海外线下品牌智慧体验店,为全球客商提供线上线下一体的沉浸式体验;澳柯玛不仅带来创新家电产品,还集中展示商超便利、生物医疗、冷藏运输等40余款新品商用冷链产品及解决方案,新技术、新产品让青岛品牌叫响国际市场。今年前三季度,青岛外贸进出口总值4578.3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6.4%,实现疫情之下的逆势上扬。
东方风来满眼春,风起正是扬帆时。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青岛将实行最具感召力的措施办法,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推动人、财、物等资源要素更加自由化、便利化流动,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