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流域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宁夏银川积极研发新技术,从源头治理推动渔业生态发展,经过两年的试验,银川水产养殖用水实现零排放,既守住了母亲河的健康,也为渔业高质量发展趟出了新路。
虽然眼下养殖温棚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时间退回到2017年,宁夏天荣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在养殖南美白对虾之初,却遇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
水体自污染是养殖失败的原因,这也是银川调整水产结构、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遇到的瓶颈。为此,2018年银川引进清华大学的专家团队,经过两年的摸索改进,今年终于攻克难关,解决了传统养殖用水量大、水域面积广、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金浩轩所说的技术,就是用生物菌群代谢让水生物的生存环境持续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不产生废水、只补蒸发量,从而实现水体自循环和零排放。有了这项技术,只要调整微生物载体,大部分鱼种都可以在银川成功繁育。
近年来,稻鱼综合种养、陆基生态等新技术都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银川现代渔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目前银川渔业水域面积近11万亩,计划到2023年稳步发展到18万亩,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13亿元,增长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