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一家,鱼水情深。“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双拥传统早已融入青岛的城市血脉,成为亮丽的城市名片。一年来,全市党政军民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为目标,全面维护军政军民团结,全力服务部队练兵备战,推动全市双拥工作扎实推进。
八一前夕,市退役军人局为32122部队援建的拥军书屋和拥军蔬菜基地正式启用,驻岛官兵有了属于自己的“菜篮子”和“图书馆”,物质保障和“精神食粮”得到大幅提升。
32122部队某分队政治指导员徐捷:“拥军书屋具备了五大功能,三个区域,极大地丰富了我们文化活动生活。”
32122部队某分队战士杜虎:“现在大棚有新式的通风系统,还有钢化玻璃,科技感特别强。”
我市始终坚持把支持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千方百计为驻青部队办实事解难题。今年,市退役军人局集中开展了边海防部队拥军活动,主动靠前服务,为驻海岛官兵解决办公用房、吃水、供电、交通出行等问题。
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双拥处处长刘红华:“根据部队需求,帮助他们配备了洗衣机、电视机、空调、制冷机、除湿机、拥军智能书柜等设备,极大改善了基层部队官兵生活学习条件。”
依托军地联席办公会议制度,我市建立了军地需求“双清单”,特别是在拓宽军人“后路”、稳固军人“后院”、保障军人“后代”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出台21条就业政策和15条创业政策积极扶持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创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13家;在全国率先建立“公开选岗+人岗相适”安置模式和士兵安置“1+8”政策体系,全面做好军转安置工作;军人子女就近享受优质教育,随军未就业家属补贴持续提标,连续两年实现随调家属任务清零。在日前举行的青岛市2020年度行政事业编随军家属定向安置公开选岗会上,63名符合条件的随军家属选到了自己满意岗位。军嫂孙闻文在江苏是一名公务员,这次安排的编制也是公务员编制,心里特别高兴踏实。
2020年度安置军嫂孙闻文:“给我安排的单位也是在我爱人的驻地,真真切切的解决了我们一家三口长期分居两地的现实状况,我们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组织的关心和爱护。”
驻青部队官兵也一直将青岛视为第二故乡,全力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军地建立联网调度、联勤培训、联合演练、联动响应的“四位一体”工作机制,为“平安青岛”建设和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驻青部队累计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助力脱贫攻坚,赢得岛城人民的高度赞誉。青岛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向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发起冲锋,携手共铸新时代双拥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