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与发展新质生产力,需充分发挥改革的突破性与先导性作用,推动各类生产性要素实现创新性配置。西海岸新区精准聚焦土地这一关键生产要素,创新性推出混合产业供地新模式,全力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更为适配的空间格局,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在西海岸新区古镇口核心区域,总投资7.5亿元的中科院金属所高端轴承一期项目建设已基本收官,预计今年7月正式投产。
依托中科院高端轴承先导专项,此处将打造成为全国高端轴承的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材料检测评价中心以及高端轴承制造中心。园区将组建一支200人的研发团队,并配备300名产业工人。一期项目占地83亩,其中科研、办公、生活等非生产性建筑面积占比需达到25%,然而,这一要求已超出传统工业用地的规划范畴。
若单独批复科研用地,不仅土地成本高昂,还会因生产与研发环节分离增加企业运营成本。秉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的理念,经过多轮深入研讨,西海岸新区决定创新推出全新的供地模式。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产业形态呈现出多元化、功能复合化的趋势,迫切需要土地要素供给具备用途混合、空间复合、功能融合的特性。西海岸新区从区级层面多次召开联席会议,依规对土地控制性规划进行了调整。
通过一块土地集成产学研多种关键要素,有效促进了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该项目达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在成功探索“工业 + 科研”“工业 + 商业”等土地混合利用新模式的基础上,西海岸新区还充分利用批而未供的边角地建设口袋公园与停车场,并对中小学操场地下空间进行统筹规划,开展多功能开发,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未来,西海岸新区还将致力于率先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