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12345,来说说老楼加装电梯的事儿。荣华小区由于设计有临街网点房,居民们一直盼着能装上电梯,经过前期调研,社区、街道也都答复电梯可以加,但方案一公布,很多人又开始犹豫了。
荣华小区是弧形设计,1号楼2号楼由一个约四层高的平台连接在一起,平台下为临街网点房。由于设计有临街网点房,居民住宅是在网点房的平台以上部分,其中1号楼有七层住宅,2号楼有8层住宅,再加上四层平台,因此即便是家住一楼的居民,回家也要先爬上约四层高的平台,才能到达住宅楼下,如果家住八楼,就需要爬12层。
去年7月份,荣华小区的居民们陆续找到社区,反映加装电梯一事,经过前期调研,社区、街道走访居民、联系电力公司勘察加装电梯的可能性,最终确定在荣华小区的一号楼与二号楼加装三部电梯,不过受地形及原建筑构造等影响,只能给平台加装电梯。
事实上,荣华小区的一号楼二号楼,总共有十个单元,目前已经确定安装的三个单元都是做到了居民百分之百的同意,而其他一些单元因为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暂时搁置了计划,而相当一部分不同意安装的业主,都是因为电梯只通到平台的关系。
电梯安装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先把防护做起来。角度、跨度,主管部门一起设计,这个活准备了大半年,定下了(安装)这个平台,如果(加高),连廊的长度就超出了,消防又不行了,有些矛盾,实际机井下去了,就是米数做高点,实际不算什么。
工作人员答复,设计方案是根据现场的地形地势,以及建筑原貌决定的,因此不能把电梯加高到楼顶。当然,除了高度的问题,一些居民对于电梯安装以后的维护问题也有担心。
居民:我住在楼顶我也赞成安装电梯,我总归是少爬三层半,但是以后的问题我觉得确实是个未知数,要是电梯坏了,老百姓找谁,今年坏了掏一万,明年掏两万,掏还是不掏。不掏的话前面的钱也打水漂了。
去年8月,《青岛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1月正式实施,其中最大的亮点在于调整了加装电梯征求意见比例范围,2021年1月1日起,由本单元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且参与表决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同意并签订书面同意意见。
果园小区位于李沧区果园路七号,建成于2005年,共有9个楼座,216户居民。这部正在运行的电梯,是3号楼1单元新加装的电梯,从外观到细节,都十分吸引人,而电梯井与楼座之间的连接走廊,也设计的格外用心,两侧都是明亮的大窗户,脚下铺设了干净整洁的地板。
十二月份试运行,2021年一月份正式运行,从征求意见到最终电梯投入使用,整整历时八个月。作为李沧区首例城市社区加装电梯,果园小区的成功,一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另一方面也让更多的居民有了期盼。
去年以来,青岛实现多项政策突破,拓展资金来源,老楼加装电梯可提取公积金,延长奖补期限,至2022年年底,我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可获市区两级政府补助20万元。但就像一些居民所担心的,加装电梯之后,除了带来便利会不会带来一些麻烦,如何推进这项工作进一步展开。咱们继续来看看其他一些小区的情况。
银都花园11号楼加装的电梯,目前已经在收尾阶段,看着崭新的电梯,居民们心里打心眼里高兴。
窦典森是青岛一家电梯服务公司的负责人,2019年前后,他关注到了政府支持既有楼座安装电梯的政策,觉得这件事有不小的市场,就着手干起了新的事业,而电梯服务公司主要负责的就是承接项目,设计方案,对接电梯厂家,以及电梯安装后的维保等问题。
因地制宜,是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最重要的一点,根据原有建筑的高度,位置等,制定合适的方案,不仅如此,项目开工建设前,实施主体按照规定向区市有关部门办理规划审查、土建施工等手续,书面告知市场监管部门并申请监督检验。加装电梯影响或改变供电、供水、排水、供气、供热、通信、消防等设施的,需要提前办理相关手续。关于电梯后期的维保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目前,各个电梯服务公司为了承揽更多的项目,也专门针对既有建筑加装电梯,增加很多优惠措施,比如增加保修的年限,从一年,加到了三年,在这期间,所有的维保和更换零件等都不需要再另付费,三年后再由业主均摊费用,再比如窦典森的公司还推出了维保期终身免费换件的政策,也就是说,只要每年在公司缴纳维保费,就不需要再另外付费换件。另外,为了更大程度上减轻居民的负担,还可以采用电梯广告等形式,增加一部分收入,来抵付维保费用。
政府和企业共同出招,能不能助力老楼加装电梯的工作更快、更平稳的进行下去,很多人都在关注着这件事,也有着自己的看法。
评论员:作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这是一个社会趋势,这也是我们国家和政府对老人的一种关爱,或者一种关护,我们不光制定政策,我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政策落地,还有很重要的这一步。
辛家鼎认为,保障电梯加装工作顺利推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协调低层居民和高层居民之间的需求差异,虽然新的《青岛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暂行办法》已经实施,由必须全票通过,调整到了三分之二居民通过,但不得不承认,对于一些老旧楼院来说,这依然是一个很难达到的目标,因此做好协调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评论员:在这个东西的真正落地,我觉得政府除了规则制定以外,还要再迈出去一步,就是购买服务,购买什么服务呢,购买第三者作为楼顶和楼底之间矛盾协调和谈判的第三者。因为这些人比较专业化,也善于做矛盾化解。单纯靠街道,靠一些零散的志愿者,是很难达到好的效果的。
目前,在全国一些城市已经试行了这样的方式,但究竟适不适合青岛,可能还需要实践的检验,我们也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工作会越来越顺利的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