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是外来务工人员的求职高峰,也是企业招聘的旺季,为满足周边地市外来人员务工需求,位于市北区沈阳路的灵活务工市场2月18号正式启用。招聘企业纷纷在此“张榜纳贤”,应聘者们更是摩拳擦掌,希望新一年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大屏幕上的这名男子名叫赵坤,枣庄人。大年初三,赵坤就只身来到青岛,希望在青岛找到自己称心如意的好工作。
一大早,38岁的赵坤就来到位于沈阳路的灵活务工市场。为了能在农闲时节贴补家用,赵坤大年初三就离开老家枣庄,如今他暂住在附近一家小旅馆,每天住宿费30块钱,他希望能找一份工作时间规律,包吃包住的工作。
灵活务工市场里,招聘岗位多以驾驶员、食品生产工人为主,月薪4000元起步,多的可以达到6500元。几十个摊位挂出上千个岗位,赵坤一时间挑花了眼。企业保洁收入可观、洗车工包吃住,不过,这都不是他期望的工作。
在市场里转了一圈,赵坤在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的摊位前停下脚步。在大数据时代,他觉得如果进入一家互联网公司,学习前沿技术,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这家公司提供的是个网络推广运营岗。
赵坤反复多次拨打公司电话,希望了解岗位要求和薪资水平,但始终没人接听,这让他有点失望。
兜兜转转,他最终看中了一份在货场的普工工作,管吃管住、收入中等,如果最终被录用,他就可以搬出小旅馆,住进单位宿舍。
中午十一点,赵坤坐上了企业的接送专车,前往实际工作地点了解情况。在货场转了一圈,这份工作是负责连接行(hang)车和钢管间的挂钩,辅助钢管产品的运输。这份工作既能锻炼技术,夏季还有午休时间,他决定留下来。
在这里,我们也希望赵坤能够在青岛通过自己的拼搏换来好收入,让自己和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