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多岁的孙阿姨找到我们,让我们帮她找找自己的亲哥哥,她说自己是一个人从烟台赶来青岛的,本想找哥哥要回十年前借出去的八千块钱,这钱对她来说很重要,可让她着急的是,哥哥一家人联系不上了。
孙阿姨:“就是家里没有钱了,过不去了,到年根过不去了。”
孙阿姨今年74岁,家住烟台市福山区,2011年,自己的亲哥哥孙承育因为打官司,问自己借了8000元钱,可孙阿姨那会儿也没有这么多钱,同样也是问别人借的。这马上就要十年了,孙阿姨家中条件困难,就想来青岛要回这笔钱。
孙阿姨:“这是我借的别人的钱,借的我大姑姐的,我又借给他,我就是给他代借的,不是我的钱。”
孙阿姨说,哥哥孙承育今年应该79岁了,当兵转业后就在青岛安了家,之前好像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2011年哥哥回到烟台打官司,从那以后自己与哥哥也没有联系过。
孙阿姨:“出不来,一直在家伺候老头,老头就是瘫痪了。”
孙阿姨说,自己问朋友借了100元,坐长途车从烟台赶到青岛,可没成想,到了青岛却一个人都找不到。
孙阿姨:“他不接我的电话,电话号码都改了,他儿子接了,我就在车站等,冻了一宿,哪来了,我昨晚上在大街上,麦当劳那个地方,坐到差不多一点。”
哥哥不接电话,孙阿姨又给哥哥的三个儿子打了电话,只有二儿子接听,说在上班,让孙阿姨在车站等一等。可等到半夜,孙阿姨也没有等到有人来。半夜孙阿姨去了派出所求助,民警给孙阿姨在附近开了一间房,可孙阿姨愁得一直睡不着。
孙阿姨:“联系不上我哥哥,就算能联系上,也不接电话,知道我来要钱,以前住哪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在四方区,他儿子结婚我来过,不知道,这都20多年了。”
随后记者拨打孙阿姨的哥哥和他的儿子们的电话,可要么关机,要么是空号,要么无人接听,没有一个打得通。记者也帮忙咨询了市北公安,民警表示如果没有诉讼或案件的话,没法帮忙查询个人资料,而孙女士也不愿意为了这件事情打官司。
孙阿姨:“我不打算起诉他,自个儿姊妹哪能起诉他,不能和他一样,没有姊妹味。”
孙阿姨来青岛之前没有告诉家里人,她说自己的儿子知道后,早晨急忙给自己转了几百元,让自己赶快回家,可自己打算在青岛呆几天,看看能不能联系到哥哥。眼看着青岛下雪降温,孙阿姨孤身在青岛也不是个事儿,今天记者又电话联系了孙阿姨,可孙阿姨始终不愿意透露自己家的住址,自己儿子的联系方式也不愿意给记者。
孙阿姨:“不用,他没有时间,连联系也不用联系,他两个孩子,还养活丈母娘,不用问了,不用再打听了,我哥哥的孩子不留情,那我得起诉他了,没有办法了,我已经打好谱了,反正我得要了钱才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