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住市北区的邵女士拨打96566求助,希望记者帮忙要回自己17天的血汗钱,(怎么还出来一个17天呢?咱们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儿?)
想起自己这些日子的辛勤付出,却没拿到相应的报酬,邵女士这心里别提多憋屈了。
6月份一次偶然的机会,邵女士看到合肥路上的一家养老院招聘护工,月薪3000元,时间也很合适,为了补贴家用,邵女士主动找上了门。
邵女士顺利入职,起初工作还算顺利,可没想到,刚刚干了6天,邵女士的母亲病重需要人照顾,无奈邵女士选择了离职。
毕竟是自己的原因,工钱方面邵女士没再追究,事情也就这样不了了之,可就在2个月后,邵女士突然接到了养老院的电话。
就这样,邵女士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岗位,可奇怪的是,工作了几天后,养老院方面丝毫没有要调班的意思。
说好的事儿怎么能说变就变,一气之下邵女士提出了离职,算了算,6月份6天,8月份11天,邵女士共在养老院干了17天活,这次工钱必须要结清。
白白忙活了17天,却一分钱也拿不到?养老院这样处理的理由是什么呢?记者和邵女士一起,找到了合肥路上的青岛颐居同乐养老公寓。
一上来,孙院长就向记者倒起了苦水,他说,邵女士刚来时干活确实不错,但干了不到一个星期就不辞而别,让养老院方面有些尴尬,后期她才了解到,是因为邵女士家中老人需要照顾,有情可原。孙院长就将邵大姐之前6天的工资,上报给了财务准备后期发放,就在这时邵大姐主动打来了电话,表示自己想要回来继续工作。
考虑到邵女士家庭困难,院方再次录用了他,并约法三章,可谁成想,干了才十几天,同样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双方给出了截然不同的两个版本,到底谁说的才是实话,又是谁撒了谎,口说无凭难下定论,但不管怎么样,邵女士在养老院付出了17天的劳动,工钱应该及时发放。
孙院长表示,虽然心有不甘,但绝不会拖欠工人工资,其实,在邵女士8月份离职当天,他已经将17天共1700元的工资,计入了财务系统,要等到9月15号才能发放,导致了误会的发生,而就在采访中,孙院长个人先行垫付了1700元工资,支付给了邵女士,问题得以顺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