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黑白画面,我们走进时光之门,回到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当时国人对于足球并不熟悉,但又爱之深邃,至于为什么,谁也说不清楚,随着电视画面的普及,街头随处可见踢球的孩子,赵书田的足球梦想,也是从那时开始的。
还不到10岁的赵书田,早早的表现出了高于同龄人的足球天赋,喜欢踢前锋的他,进球成了他的表演时刻,那时的赵书田怎么也不会想到,足球这个圆圆的“玩具”,会伴随他一生。
很快,赵书田等来了改变他一生的良机,1956年,中国第一届少年体育运动会,在青岛召开,16岁的赵书田入选了青岛少年足球代表队。
1958年,赵书田又代表青岛青年队,前往天津参加了青年比赛,动如脱兔的他在前锋线上大杀四方,出色的表现,让他走上了职业化道路,开始了属于他的高光时刻。
那场比赛让全国人民记住了,这个快如闪电的追风少年,那场比赛,赵书田几乎凭一己之力,帮助球队5比2拿下比赛,一战成名。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出色的爆发力让赵书田,顺理成章的进入了中国国家队,他也成为青岛足球史上的第一位国脚,那时的中国足球实力不容小觑,和世界强队的比赛丝毫不处下风,球市更是一票难求,在国人眼中,中国足球队进入世界杯,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但是,岁月终究还是在青春的面庞,雕刻下了风霜的印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正值巅峰的国家队,由于种种原因突然宣布解散,直到几年后才重新成立,此时,包括赵书田在内的老一批国脚,也到了说再见的时候。走向世界的口号,成了赵书田一代人的遗憾,直到2002年,米卢的出现。
可谁能想到,2002年的高歌起航,却变成了昙花一现,之后的18年里,中国足球又陷入了一个无休止的轮回。急功近利,人才不足,骂声不断,中国足球的崛起,似乎成了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赵书田感叹:唯有搞好青训,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中国足球的希望,就在这群孩子的身上;中国足球的未来,仍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