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环绕、鸟语花香的生活环境,在岛城还有很多处。延安路157号甲的居民区,就有这样一片小花园,里面种着不同颜色、不同品种的花草。从春天的五彩斑斓,到夏天的绿意莹莹,花园里的美景四季不断。不过很多人不知道,这个绿色家园原来有一块附近出名的垃圾山,那么,到底是谁让小区变了模样?绿意盎然的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来到延安路157号甲,绕过居民楼,一片绿色映入眼帘。这片近400平方米的花园里,既有四、五米高的大树,也有红彤彤的月季。今年69岁的方秀玲正在葡萄藤中清理野草,她说最近雨下的勤,野草长得特别快。
方秀玲说,老伴最近回老家了,照顾花园的任务就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别看现在花园一片勃勃生机,但时间退回到20年前,这里垃圾遍地,每到夏天楼上住户苦不堪言,连窗户都不敢开。
2000年,在青岛手表厂工作的方秀玲退休了,突然闲下来,她有点不适应。方秀玲就计划着和同样退休的老伴找点事情做。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向了那片扎眼的垃圾堆。
夫妻俩的行动,很快得到了邻里的响应,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纷纷参与到了改造垃圾堆、美化家园的行动中。
就这样,方秀玲用了近一年时间,硬是把垃圾堆变成了小花园,不过他们的任务并没有结束,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成了他们的新目标。
如今花园里有十几个品种的草木,方秀玲的身份从当初的改造者变成了守护者。看着这片鸟语花香的花园,方秀玲感到特别骄傲。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方秀玲对花园的守护,也带动了社区和身边的邻居,大家都积极投入到了保护环境、绿化环境的队伍中,在这我们也希望这片绿色能更加葱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