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在节目中报道了乐福运泰以上市为名召集投资者入股投资最终血本无归的事儿。执法人员到该公司搬迁的新址调查取证时,却遭到了工作人员的百般阻挠。这家公司的葫芦里,究竟卖的啥药?今天,咱们接着追。
【新闻回放】
前不久,乐福运泰实业有限公司,从原先的中海大厦搬迁到了雷克顿商务中心204室。然而,新址并没有带来新气象。上百位投资者的亿万投资费,至今还没有下文。当初,乐福运泰以公司要上市为名,动员广大投资者们积极投资入股。大伙儿纷纷响应号召,少则几十万,多则一千万。然而,大部分投资者除了收据和转账凭证,甚至连正式的合同也没签。到了2019年7月,上市的事儿却没了动静,负责人也突然销声匿迹了。意识到情况不妙之后,投资者们踏上了漫漫维权路。然而半年过去了,却无半点儿进展。
乐福运泰的工作人员把公司的相关证件及资料故意掩藏、拒不出示,随后大力甩门、扬长而去。
上午,记者与八大湖市场监督管理所的执法人员一起,再次来到乐福运泰实业有限公司位于雷克顿商务中心的新址,然而,现场早已人去楼空。
好不容易拨通的电话,最后以刘经理寥寥几句敷衍收场。眼下,房东不露面,负责人和工作人员集体玩失踪,给执法人员想要确认该公司经营主体的调查工作设置了重重阻碍。不过,记者通过几位在公司门口徘徊的投资者口中,了解到了乐福运泰搬到新址后的经营行为。
记者纳闷儿,自打去年广大投资者们集中投资入股之后,公司迟迟未上市。就在大伙儿苦苦等待之际,乐福运泰又以什么名义向投资者们继续收钱呢?
原来,乐福运泰又向投资者们宣告:公司开启了普洱茶的新项目。有意参与该项目的投资者,将助公司早日上市。当然了,作为回报,可以优先拿回投资款以及收益。
事到如今投资者们分成了两派。一派认定业已受骗的事实,积极寻求公安机关与媒体的帮助;另一派,则对乐福运泰的所有说辞深信不疑,认为公司只是遇到了困难,在特殊时期,需要全体荣誉股东携起手来共克时艰。那么,从法律角度,又该如何解读关于乐福运泰一系列的经营行为呢?
山东诚功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发香:从相关情况看,虽然公司是以吸收投资入股的方式吸纳资金,但返利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其承诺履行的义务就是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与吸收公众存款性质相同,应该属于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而且只有上市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该公司非上市公司,公开吸纳资金也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尽管执法部门、媒体、律师反复提醒,但仍然有部分投资者至今尚未清醒。甚至继续掏腰包,投资乐福运泰巧立名目的各种项目。而已经意识到上当受骗的投资者,则选择勇敢面对,维权到底。
大伙儿说,从2018年起,他们通过各种渠道认识了乐福运泰实业有限公司。公司债券、旅游开发、手机、酒店、股票等各种各样的项目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与后期高额的股票投资相比,前期各种小项目的投资,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投资者:7月28号开着大巴车把我们浩浩荡荡地拉过去了,题目就是庆祝青岛乐福运泰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晚宴。8月5号一出事儿,我们就知道被骗了,但是为了稳定我们,也别上访也别报案,就一会一个理由。今天办股权证,明天办股权证,办了好几次,最后就办了这么几个还没办完,又虎头蛇尾。
后来,意识到情况不妙的投资者,通过找证券公司、银监会等多部门核实,彻底看穿了乐福运泰玩的把戏,但一切都为时已晚。
更离谱的是,2019年8月初,乐福运泰还组织投资者们去威海参与新项目。出发前,提前收了每人2万元意向金。约有300人缴费,共计600余万元。然而......
投资者:还有一个最可恨的是,有个中汇被骗的人更可怜,出了项目,只要是中汇受害人,拿着合同来每交4万直接补1万。有个人直接交了40万,一个月以后能得回10万,还交了5万抽奖,一分钱也没拿回来。
一连串的骗局,就像无底洞,把投资者们一步一步拖下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大伙儿明明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但还是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乐福运泰的口袋里投钱。记者注意到,乐福运泰最初的工商注册地址位于市北区延吉路76号中海大厦。它在搬迁到雷克顿商务中心后,是否进行过地址变更备案?而该公司目前的运营状态,又究竟如何呢?随后,记者咨询了敦化路市场监督管理所。
敦化路市场监督管理所执法人员:乐福运泰这类投诉一般都转到金融部门或者公安部门去了,公司的档案不在我们这儿。
下午,记者在市北区地方金融监管局了解到,局里早在去年十月份,就已经对乐福运泰实业有限公司立案。自始至终,都在配合公安部门积极调查。
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立案就是我们把相关的线索包括市里转办的,线索出现了以后我要给公安写一个线索移交通知,接到东西以后分局指挥中心转给市北经侦大队,给管区派出所。
在完成了前期的线索移交工作后,市北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着手开展后期的稳控、疏导思想等工作,呼吁广大投资者尽快向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