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说说家住城阳的陈女士的遭遇,几年前的一次决定,让她如今每天都沉浸在后悔和自责当中,曾经的好朋友对簿公堂,她想不明白,怎么涉及到“钱”,友谊就变味了?
提起这事儿,陈女士忍不住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她究竟被谁利用了,这其中又有什么隐情呢?2004年,陈女士的丈夫因病去世。从那之后,她一边做生意一边照顾四岁的儿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2011年,朋友给她介绍了一位吴先生,说是可以帮忙调理身体。于是就这样,陈女士和吴先生成了朋友。
按照陈女士的说法,出于朋友间的情义,她将钱借给了吴先生。可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却让她始料未及。
不仅之前借的钱没还,2015年,吴先生甚至停止了信用卡的还款。为了还款,陈女士卖掉了自己的房子,还清了银行的欠款。截至那时,那位吴先生,还欠着她二十八万左右。走投无路之际,2016年,她将吴先生起诉到了法庭。
陈女士说,这些年来她不停的管吴先生要钱,截至去年年底,对方陆续还了她三万左右。而从去年年底到现在,吴先生每次都是嘴上说着要还,可却从来没再还过一分一厘。而好在上天眷顾,2017年她走投无路的时候,认识了现在的老公,并生育了一个女儿。夫妻二人努力工作挣钱,尽力维系好这个家。但今年儿子到了上大学的年纪,艺术类院校高昂的学费,再一次难倒了这个坚强的女人。
事情是否如陈女士所说,她告诉我们,吴先生曾住在市北区浮山后一小区内。随后我们一起找了过去。
这里找不到这位吴先生,随后我们又来到同安路上的吴先生的妹妹家。
敲了半天门也没人回应,无奈我们只能试图拨打这位吴先生的电话。
对方匆匆挂断电话,随后我们再一次拨打过去。
话还没说完,电话再一次被挂断。陈女士告诉我们,这位吴先生的债主并不止她一个。随后她给我们提供了一位徐女士的电话。
这位徐女士表示,当初吴先生总共借了他十四万左右,后来也还过一部分。面对现在的情形,她也十分后悔当初借钱的决定。而有关这上下级的关系,和借钱的高昂利息,陈女士都未曾向我们提及。
借钱时是朋友,要钱时成仇人。如今面对这样的吴先生,陈女士也想借着电视对他说两句。
陈女士:在你难的时候,我拿出我的钱来帮助你解决问题,但现在我家孩子上大学需要钱,希望你快点还给我,孩子开学今天都报到了,我希望你从仁义道德方面给我们五万也行,其他的你根据你的良心,你分期付给我也行,请你拿出点诚意来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