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了,然而,解放后的青岛并不平静,为了扫除社会丑恶现象,肃清匪特反动势力,接管城市的人民军队和公安民警,又投入到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六集系列报道《青岛·解放日》今天播出《新生》。
89岁高龄的栾才玉老人又来到位于湖北路29号的青岛市公安局,70年前的1949年6月2日,他曾经在这里参与过接收国民党的青岛警察局。栾才玉不到15岁就成为了一名地下党情报员,1949年包括他在内的70名接管干部,在部队的护送下,一路从莱阳走到青岛。
青岛虽然解放了,但当时的形势依然复杂,栾才玉和战友们面对的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位于老城区的黄岛路紧邻中山路商业街,是商家、平民聚集的地方,解放前这里也是三教九流,鱼龙混杂。
黄岛路36号是78岁的王玉贞老人出生和长大的地方。8岁之前,她就没在晚上出过门、上过街,里院的大门也是一到晚上就关上。
这个在历史上没留下任何影像的女人,却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称霸中山路一带。20岁时接管妓院,上至政府高官、大老板,下至地痞流氓,都能为她所用,也让位于黄岛路17号的平康五里成为普通百姓的禁忌之地。
这张照片记录的是1951年12月19日,公安民警封闭福香班妓院的场景,到12月22日,青岛市公安机关在全市统一行动,彻底取缔了残留的妓院、娼妓,逮捕负有血债的班主47人。而在一年前的6月,伴随着一声枪响,于小脚也结束了她肮脏的一生。
涤荡污泥浊水,扫除丑恶现象,青岛的社会治安正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百姓走在街上不再提心吊胆,王玉贞老人曾经居住的黄岛路36号里院夜里也不再关门。
刚刚解放的青岛并不平静。
作为国民党和美军曾经重要的战略基地,又是华北地区解放最晚的城市,当时青岛各种反动势力麇集;国民党溃逃时还将已经被判刑、长期拘禁于李村监狱的盗匪惯偷释放一空。白天盗匪肆虐,入夜后还能听到零星的枪声。
肃清匪特,遣送难民,成为当时青岛军事管制委员会和人民公安面临的首要任务。
栾才玉老人在公安系统工作了30年,后来从武警山东总队离休。每年的6月2号,老人总要沿着当年进城的路线再走一趟。
78岁的王玉贞老人后来当上了一位幼儿教师,她的大半生都是在黄岛路度过的,她也见证了这条路和这座城的巨变。
六集系列报道《青岛·解放日》今天画上了句号,通过回顾70年前那段可歌可泣、惊心动魄的往事,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生活的美好。历史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一个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青岛正在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