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在即墨金口镇山东村的市民爆料,说在回家探亲时,发现村里的厕所都进行了三格化粪池式改造,池满后就抽出运走,可他看到抽粪水的车在村边的小河沟旁乱倒粪水,很是污染环境。真的有这种现象吗?
顺着市民提供的线索,记者来到即墨区金口镇山东村的村东位置,现场没有看到倾倒粪水的车辆,那里的河沟布满青苔,河水浑浊。进村后,记者注意到,各家的厕所位置都插有一个白色塑料管,地面上用水泥板或砖头盖着。村民告诉记者,全村在2018年完成了厕所改造,厕所都改成了三格化粪池。
村民所说的化粪池最小的有1.5立方米,都进行了防水处理,粪水渗透不到地下,满了后就得及时抽出。
记者在村里又询问了几位村民,了解到有的村民是花钱抽粪水,还有的是自己处理,村里没有专门处理的部门或机构。记者又来到离山东村三公里远的山阴村,村民介绍,他们村的厕所也改造了,粪水也是需要花钱找人抽出来运走。
随后,记者联系了金口镇政府,金口镇园林环卫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很快赶到山东村。工作人员介绍,从2016年开始,金口镇102个行政村进行了厕所改造,2018年两万多座三格化粪池改造完成。
那么,这些粪水各村又是如何处理的呢?园林环卫服务中心主任华正全介绍,目前,金口镇驻地15个村庄的粪水处理作为试点,由镇政府出资统一抽运到污水处理厂,还有七个村庄作为青岛市美丽乡村示范村,铺设了地下管网,直接把粪水收集到附近四个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剩余村庄的粪水,由村民自费或者村里统一出钱找人抽取、处理。
在记者返回的路上,镇园林环卫服务中心主任又打来电话表示,粪水需要再通过一次处理才能安全做肥料,因此他们一直在跟企业对接,等处理方案出来后,他们会将粪水统一进行处理。另外金口镇也正在筹建大型污水处理厂,建好后将由镇政府出资找专门的管护队伍统一回收粪水,解决这一难题。采访中,镇里的工作人员表示,在这件事上,他们也挺无奈,改厕是上级的要求,也是一件利民的好事,这大家都知道。可是对于改厕之后衍生而出的粪水问题,却从来没有人告诉他们该怎么办,后续处理需要的资金也没有任何的拨款。无论怎样,这结果对于百姓来说,就是好事儿只办了一半,甚至办成了坏事儿。一方面,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做好政策的相关配套,另一方面,也希望基层组织杜绝“等靠要”的心理,而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