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进移风易俗,防止火灾和环境污染,最近,青岛市出台了禁止焚烧抛撒丧葬祭奠物品的规定,向市民公开征求意见稿。祭祀焚烧,可以说既污染环境,又存在安全隐患。最近,家住李沧区大村河3号桥附近的王女士就给我们打来热线说,环境优美的大村河沿岸,本来是大家晚上锻炼的首选地,可常有人在那里烧纸祭祀,有风的时候,纸灰和浓烟都能刮到附近小区居民的家里。
上午九点,记者来到王女士所说的大村河3号桥附近。改造后的大村河河水清澈,两岸绿树成荫,可当记者走到桥下,就闻到了一股灰烬的味道,桥下平台的地面上,七八处焚烧过后的痕迹清晰可见。
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可用烧纸的行为祭祀逝者,不但污染环境,严重时还可能引发火灾。早在1997年,青岛市就发布了关于市区禁止焚烧抛撒丧葬祭奠物品的规定,其中提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公共场所焚烧各种丧葬祭奠物品。然而,规定出台已经20多年了,烧纸祭奠的行为却屡禁不止。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相对于烧纸这种颇有争议的传统祭奠方式,网上祭奠、鲜花祭奠等方式,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额人所接受。
有关修改意见和建议请于2019年6月23日前反馈青岛市司法局或者青岛市民政局,意见采纳情况将通过青岛司法局网站公开反馈。
关于烧纸祭祀而引发的火灾,媒体报道过多次。每年清明前后,因上坟烧纸、焚香、燃放鞭炮等祭祀行为导致的火灾多有发生。今年4月3号,在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街道周家夼村北山公墓,就因村民上山烧纸引发了山火。
2019年4月3号下午两点左右,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街道办事处周家夼村北山公墓出现山火,起火点位于周家夼村北山的东南山麓,火势沿着两个方向向山顶蔓延。接到火警后,西海岸新区森林防火指挥部立即调动专业森林防火队伍赶赴现场,全力灭火。
由于山上的黑松树比较多,树上的油脂遇火产生大量浓烟。防火队员用了四十多分钟,才将明火全部扑灭。据了解,全国每年因明火祭祀引起的森林火灾,约占全年森林火灾总量的40%,而平均每10万起火灾就有5名消防员牺牲。
为推进移风易俗,防止祭祀烧纸引发火灾,近日,《青岛市禁止焚烧抛撒丧葬祭奠物品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式公布,其中提出,禁止制作、销售冥纸(币)、纸钱、纸扎实物及其他封建迷信丧葬祭奠物品,禁止在山林、林场、公园、绿地、城市道路、广场、居民区和其他公共场所焚烧抛撒。同时,倡导文明殡葬祭奠,鼓励通过建设生态葬或海葬纪念场所、搭建祭奠墙、设置鲜花祭奠区等方式,方便居民祭奠。
卡片写心语,网上怀先祖,鲜花换烧纸,植树寄哀思,相对于烧纸祭奠等陋习旧习,这些绿色环保的祭奠方式,在传达对逝者悼念之情的同时,也保护了我们的环境。当这些新型祭祀方式渐成风尚,不仅意味着市民环保意识的提升,更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