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卡消费,是现在很多商家促销的手段。然而办了预付卡后,里面的钱能不能顺利花完,就得另当别论了。市民孙先生最近就遇到了烦心事儿,他在家味家宴酒店办理的预付卡里还有几千块钱没花,可这酒店却关了门。
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劲松三路上的家味家宴酒店,发现饭店大门紧闭,透过玻璃往里看,地上布满了灰尘,点菜台上堆放着杂物,显然是很久没有营业了。孙先生说,这家饭店是2018年一月底开业的,开业时有活动,充值六千元当天消费可免单,孙先生当时就充了六千块钱。
去年年底,孙先生得知饭店要转让,就联系了饭店经理,表示想要退卡。当时经理答应了孙先生的要求,可是直到春节前饭店正式停业,这笔钱也没能要回来。
随后孙先生拨打了饭店经理常用的2个电话,有一个电话始终没有人接,另一个电话接通后却不是经理的声音。
孙先生说,光他知道的就有5个人充值卡没有消费完。目前,孙先生已经向12345青岛政务服务热线投诉。那么消费者该如何维权呢?记者咨询了律师。
其实,类似这样预付卡消费引起的维权问题我们报道过不少。不仅仅是饭店,理发店、美容院、健身房办预付卡才能优惠消费已是常态,最初一切都看起来很美好,钱预付得越多,折扣也就越大。可是之后的故事不少就变成了悬疑剧。在这一消费模式中,大幅折扣和免费体验是商家诱骗消费的两大杀手锏。除了会诱发冲动消费,还容易滋生霸王条款,因为商家通常不会向消费者提供书面合同,会员条款中往往隐藏着“有效期过,概不退款”“购物卡遗失不补”等双方权利义务明显不对等的条款。而在使用过程中,售后服务降级、使用产品以次充好、办卡后涨价等一些陷阱更是频频出现。因此,还是得提醒消费者,选择这种预付卡消费一定要对服务做好考察,对合同做好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