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又叫连环图、小人书、公仔书,上世纪八十年代,连环画作为主要的娱乐方式,风靡全国,当时男女老少几乎人手一本。随着时代变迁,娱乐方式逐渐增多,连环画的出版量随之减少,逐渐从日常读物转变成一种收藏品。在城阳街道大周村社区,就有一名连环画的收藏者,他用26年的时间,收集了近三万册连环画。
在江志勤的家里,每个角落都摆放着不同年代、不同题材的连环画。历史类、战争类、故事类、传奇类,印刷年代从1960到1990年,应有尽有。
这本《秦琼卖马》是江志勤买的第一本连环画,当时上小学的他,花了两毛钱买了这本连环画。不光书被他翻了无数次,里面的内容他也背得滚瓜烂熟,而正是因为这本书,他从此爱上了连环画。
工作后有了积蓄,江志勤更痴迷于收藏连环画,本地的书店、书摊、旧书市场几乎被他逛了个遍,每次出差,他第一件事就是去当地的文化市场里“淘”书。
中国的连环画可以追溯到汉朝的画像石,北魏的敦煌壁画等,1899年,上海文艺书局出版石印的《〈三国志演义〉全图》,是第一部用连环画的形式来表现文学原著内容的作品。1978年到1985年之间,连环画迎来繁荣期。以1982年为例,全年共出版连环画作品2100余种,单本印量10万册,相当于1960年代印量的20倍。
对于江志勤来说,连环画并不只是收藏品,还意味着童年。两万三千多册小人书,每一本他都看过。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连环画不再是人们的主要娱乐方式,出版量急剧减少,这让江志勤觉得十分可惜。因为在他看来,连环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形式,也是一种文化传承方式。
虽说如今家里已经没地方再存连环画了,不过江志勤仍在四处收集,哪里有连环画展览,他就第一时间过去。对于自己的收藏品,江志勤既不想私藏,也不想展览,而是打算把其中的一部分捐给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