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被称为现代经济发展的“血管”,交通线网的完善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准。青岛作为我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持续完善立体式交通线网,着力打造方便出行、面向内陆、立足东北亚、连接全世界的交通网络,提升城市品质。
从苗岭路站出发,几乎全程高架桥,经过青岛世博园、崂山风景区、即墨蓝谷,终点鳌山湾站,一路走山岭、过隧道,欣赏着“山、海、泉、林”特色美景,这就是被誉为岛城“最美地铁线”的青岛地铁11号线。不过对于许多像王美玲一样,家住即墨但工作在市区的市民来说,11号线带来的出行便利,要比沿途美景更能带来幸福感。
作为缓解城市拥堵、便利市民出行的有效手段,轨道交通是青岛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地铁11号线与之前开通的3号线、2号线相配合,让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即墨实现了轨道交通互通,主城区初步实现了轨道交通成网运行。远期规划中,18条轨道交通线路将延伸到岛城每一个区市。
同样在铁轨上来回穿梭忙碌的,还有岛城的海铁联运班列。目前,青岛港已经与全球180多个港口进行贸易合作,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每天源源不断地被货船运到青岛港,码头后方就是海铁联运铁路线,每周都会有4—5趟海铁联运国际班列从青岛发出。向东,有与海运相配合的中韩快线;向南,有青岛经广西凭祥至越南的青凭越班列;向北,有到蒙古的中蒙班列;向西,则有连接青岛与中亚的中亚班列和直达莫斯科的中欧班列。2017年,青岛的海铁联运集装箱作业量达到65万标箱,居全国首位。
把青岛与世界拉得更近的,还有航空线网。目前,青岛空港日均航班起降达562架次,旅客吞吐量达7.6万人次,已经实现了与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共20多个国际和地区城市的直航,青岛空港口岸年出入境人数突破330万人次,国际与国内旅客比例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位列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