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五月,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青岛港成功投产。一年来,这个码头的作业效率不断刷新着世界纪录。这高效率背后离不开自动化码头技术团队的不懈努力,因此这些技术工人又被称为“超级大脑”。系列报道《致敬劳动者》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他们中的一员——吴波。
有别于传统码头的忙碌,如今,在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一个系统就可以监控全局,计算机发出的指令,承担了原先60多人的工作,。货轮靠港前的装卸计划过去靠人工配载需要4到5个小时,现在系统会根据信息自动生成,仅仅需要几分钟。
说起这套全世界最先进的码头操作系统,吴波很是骄傲。因为从三年前刚引入时,他就全程参与,共同完成了整个系统的搭建。
码头上的工作,突发状况时有发生,正聊着,吴波就发现了问题。
仅仅五分钟,这个故障就及时解决了。正是通过这样的一次次调试、一次次改进,保证了系统越来越顺畅的运行。别看现在吴波处理问题游刃有余,可三年前刚开始建设自动化码头时,他还是个门外汉,不仅流程业务不熟悉,软件开发的经验也不足。但他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码头工人,科学技术不可或缺,必须加紧学习。
从那时起,吴波就开始沉下心学习,从零起步,和团队成员一起努力,没有运输船实战演练,就在空地摞起箱子模拟测试,外国人对核心技术守口如瓶,大家就凭经验摸索,失败了再来。
在吴波和同事们的努力下,2017年5月,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投入商业运营。青岛仅用3年多时间就完成了国内外同类码头8-10年的研发建设任务,建设成本仅为国外同类码头的75%左右,探索出了可推广复制、具有行业示范意义的“青岛模式”。吴波自己也成长为IT部的技术骨干,开始负责自动化码头最核心最复杂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这位新时代的产业技术工人,正用自己的智慧与努力,创造着更多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