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17年青岛市环境空气质量新闻发布会举行,“青岛蓝”成为大家的骄傲。据统计,去年全年“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为342天,同比增加24天,为近三年以来最好水平,位居全省前列。这也让2017年成为是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以来,空气质量最好的年份。数字让人欣喜,但有关环境治理的工作却没有止境,今天的《晓春跑两会》就来说说环境。
今年68岁的王毓敏老人,是地地道道的青岛人,打她记事起,就住在李沧区滨河路附近,而比起这条小路,这里更出名的是李村大集,百年大集的地点就在李村河的河底,老人说,从前享受的是大集的热闹和实惠,后来河道改造了,周边居民享受的就是环境了。
环境的变化源于李村河的整体改造,这项备受关注的民心工程,进展最快要数最近三年多,从截污改造到河床绿化、从河道清淤到管网铺设、从大集搬迁再到景观建设,曾经脏乱臭的李村河变成了一条生态长廊。即便是寒冬时节,这里依旧吸引了不少市民。
李村河改造是青岛环境治理的一个实例,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上新水平”仍旧是重点: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强化环境污染治理、强化资源高效利用、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强化环保监管等等,有关环境的内容全面、具体、长远、有力。
市人大代表王勇:“建设美丽青岛与环保密不可分,冬天的采暖,实际呢这个是造成了雾霾污染很重要。我们这个企业呢,现在在逐步做电锅炉,电锅炉供热。”
市人大代表陈鲲:“土壤其实对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来说和大气是一样的。因为我们的吃的,我们的米袋子我们的菜篮子,都是跟土壤息息相关的,如果土壤污染得不到治理的话,那么我们所有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也都不敢保证我们的食品安全健康,因此从国计民生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十分关注青岛市土壤修复体系的构建。”
环境治理是城乡环境品质提升、时尚美丽青岛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它也是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让青岛成为宜居宜业宜游、让本地人自豪让外地人向往的海滨城市,在代表和委员看来,需要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
市政协委员牟海津:“整个的环境问题的治理方面,我们怎么用更加规范化的方式来进行管理。甚至是一些新生的事物,怎么应该尽早的出台一些政策,把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早处理,别等着实行发展太快太多太大之后再予以处理。”
市政协委员张庆林:“对于这个环境治理,我觉得应该是一个全面参与的一个大的行动,而不应该是把这个事情归结为是政府或者是企业。应该是全民都参与的一个事情。”
记者晓春:这里是浮山,也是青岛城区内面积最大的山林绿地,被称为我们这座城市的“绿肺”。不过在从前,处于三个区交界处的浮山山体,个别地方形成了缺乏管理的局面,甚至有些区域成了建筑垃圾堆放地,经过多年的努力,这里进行了整体的保护和改造,山林面貌焕然一新,很自然,人气也越来越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很巧合这期话题从水开始到山结束,我想一期节目有开始有结束,但有关环境治理的问题却没有终点,我们期待像这样的山水在城市当中越来越多,让这座城市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时尚美丽、更加独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