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手机微信,相信谁都得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微信群,这包括工作群、亲友群、朋友群等等。从今天起,在微信群里发言要注意了,空穴来风、传播谣言等这样的任性发言将被带上“紧箍咒”。随着《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在今天正式实施,微信群“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的要求,也让群主们得做好把关工作。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对于网络群组的概念,受访的市民们都表示不陌生,而且少则拥有一两个群,多则拥有几十个群。对于《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正式实施,市民们都表示赞同。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是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印发,10月8日正式施行。规定提出“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从而来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要求群成员不信谣不传谣、不散播敏感话题,管理者也要履行管理的责任。还在读大学的小郑就是一位群主,虽然群里只有他宿舍的几个弟兄,但是对于这条规定的出台,他还是有些担心的。
在记者的采访中,除了群主小郑以外,有些群主则是担心群里的人说了不该说的话,群主变成垫背的,这锅群主可不背。那么,《管理规定》所指的“群主担责”究竟指的是哪些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朱巍告诉记者,一旦群主犯法,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也是不同的,在互联网领域触及了法律,和现实生活中触犯法律后得到的惩罚是一样的。对于《管理规定》,朱教授表示,这是整顿互联网乱象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