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青岛以循环利用为发展特色的功能区,董家口经济区坚持科学、集约理念,着重采用“前港后厂”和“园中园”发展模式,在有限的土地上,形成链条化和规模化的产业集聚,为西海岸新区乃至青岛打造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前不久,海湾集团在董家口经济区投资建设的液体化工码头投入使用,使得集团在经济区的另一个项目——海湾化学“如虎添翼”,两个项目通过管廊连接起来,实现了“前港后厂”的优化布局。
打造“前港后厂”模式,是董家口经济区始终坚持的发展定位。这一模式下,物流成本大幅降低,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同时土地空间利用更加科学集约,企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得以增强。
除了“前港后厂”发展模式,董家口经济区还积极规划“区中园”“园中园”,发挥产业龙头的带动作用,吸引配套项目落户,形成集聚发展。日前签约落户的青岛林业投资集团,将在经济区打造木材加工、物流配送、木业特色小镇等多个项目,全部投入运营后,将实现年进口原木千万立方米,年产值超过千亿元。
目前,董家口经济区已累计完成开发面积50平方公里,并初步构建起企业内部、行业间、区域间和公用设施间四大循环体系。下一步,经济区将加快建设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粮油与冷链、航运物流四大国家级精品基地,推进总投资700多亿元的36个新项目加快开工、竣工和投产,为区域发展培育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