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城市里,享受着集中供暖,很多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曾经用煤炉子取暖,是很普遍的做法。其实很多老人,看到煤炉子,还是很有体会,很有感触,也同时,会有几分提防,为什么呢?
因为一旦发生煤烟中毒,很可能是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在我们的身边,比如农村或者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煤炉子依然很常见。前段时间,黄岛有一家人就因为烧煤炉子,失去了亲人。
黄岛前营村的这处农家小院,还笼罩在一片悲伤之中,家里的男主人唐云山还在黄岛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里抢救,而他的妻子,却再也没有醒过来。
12月13号上午,唐云山的父亲看到儿子家一直没开门,觉得有点不对劲,推开之后,发现夫妻俩躺在床上,已经昏迷。17岁的儿子,因为上高中住校,幸运的躲过一劫。
造成这一切不是别的,正是房间里的这个煤炉子。
就在一个月之前,同样是因为生煤炉子,邻村的一对年轻夫妻一觉睡去,再也没有醒来。村民说,夫妻俩今年40岁左右,很可能是睡觉时生上炉子忘记开窗通风,这才送了命。(回放结束)说起生炉子,家住黄岛隐珠街道李家石桥社区的李先生,也在后怕。
半个月之前,为了让上初中的女儿在家里暖暖和和的写作业,李先生烧上了炉子,结果第二天一早,女儿因一氧化碳中毒昏迷不醒,没有大碍。
接受高压氧治疗,是一氧化碳中毒之后最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在黄岛区人民医院60例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因为生煤炉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这个数字比往年要高。而在胶州中心医院,这里的情况,更是令人震惊。
一个多月的时间,一个医院因一氧化碳中毒接诊的人数竟然达到了1000人,这个数字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一氧化碳是什么?
它无色无味,吸入人体之后会造成我们人缺氧,造成窒息。三家医院,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都指向了一个物件:煤烟炉子。
那么,这些一氧化碳中毒的人到底中毒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咱们该怎么避免中毒,继续往下看。
家住胶州北关街道
的王女士,刚跟儿子一起做完高压氧治疗。半个月内两次因为生煤炉子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让王女士心惊胆战。记者跟着王女士母子俩一起回了趟家,小小的煤炉子,到底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
煤炉子在厨房,烟筒通过墙体进入隔壁的土炕里,再通过墙上的烟囱排出去。整个土炕成了烟道的一部分,而且为了让土炕热的均匀,里面都是弯弯曲曲的空间。
土炕里面的烟道,增加了排烟的阻力,而且,土炕虽然看上去密封很好,但天长日久,难免会有缝隙,导致煤烟渗漏。但王女士的丈夫贾师傅也说,虽然知道土炕有风险,但这却是一家人最好的取暖选择。
师傅两口子住的村子没有集中供暖,一到冬天,煤炉子取暖就成为整个村子主要的取暖方式。而且,在贾师傅看来,这种存在了多年的煤炉子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
说起煤炉子的好处,贾师傅滔滔不绝,做饭、取暖两不误,热炕睡着还舒服,关键还有一点,省钱。一个冬天下来,半吨煤就够了,比用电取暖要省的多。可是这段时间,家里接连发生意外,贾师傅也害怕了。
记者调查发现,煤炉土炕在胶州、黄岛、崂山等地的村庄都在广泛应用,这种最方便、最实用的取暖办法,在农村几乎无可替代。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风,但这又违背了取暖的初衷。贾师傅一家也很矛盾,可他最终决定,把煤炉子移到室外,不烧土炕,只烧暖气片。毕竟和保暖相比,保命更重要。妻子和儿子因为煤烟中毒,每天还得去医院做高压氧舱治疗。其实,娘俩的情况还算是轻的,在胶州中心医院的病房里,刘师傅的老伴儿因为严重的一氧化碳中毒,20多天了,至今没有完全清醒过来,而且,还发现了新的症状。
一氧化碳中毒,程度轻者头晕头痛,重者会造成心理衰竭,深度昏迷。吴主任说,刘师傅的老伴是一氧化碳中毒引发的迟发型脑病,对于年龄较大、中毒时间过长的病人,有时候经过抢救,看上去已经恢复正常。甚至一个月的时间都没问题,但这段时间有可能是假愈期,更严重的迟发型脑病或许还在后面。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呢?
医生说,一旦遇到气压偏低或者刮南风的天气,煤炉子排烟不畅,中毒人群就会增加。另外,晚上睡觉前,大家习惯把炉子里培上大量的碳,导致燃烧不充分,也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
你看这煤炉子
它还有一个谐音——“没路子”,可千万别“没路”,得让他有路可走。你看,对于大部分城里的,享受集中供暖的人来说,不会受到烧煤炉子带来的苦恼。所以怎么能让农村这些烧煤炉子的家庭,变得“有路子”,恐怕还得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烧煤,这种最传统,但已经不算清洁,不算高效的取暖方式应该被改变了。还是期待
,期待我们的城镇化、基础建设,早日庇佑到这些家庭,也期待,这些早听,早日融入城市,彻底摆脱煤炉子。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