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坐公交车的人不难发现,市区好多公交站都陆续出现了一个个小圆凳,大家不禁会问,这是哪来的呀?
记者首先来到了团岛车站,在这里,站牌下一溜放了四五个小圆凳,给不少等车的市民提供了便利,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更是连连叫好。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利津路车站,同样,这里的小圆凳也是一个个的用铁链子拴着,上面坐满了等车的乘客。
的确,记者走了一圈,发现不光是团岛车站,利津路车站,沿线的不少公交车站都放满了类似的小圆凳。
其实,说起这些爱心板凳,大家并不陌生。早在7月份,生活在线就连续关注了江西路海洋地质所车站和二中分校车站上的爱心板凳,那都是83岁的孙延德老人,自掏腰包专门打车从旧货市场搬回来的。可老人的这份爱心,却屡屡受伤,小圆凳不翼而飞,老人补了一批又一批。
在我们多次报道之后,有热心企业接力老人的这份爱心,拿出4把固定的凳子,现场安装投入使用,希望老人可以不用再为此操劳。那么,在团岛车站附近的这些小圆凳,他们的主人又是谁呢?
大家口中的这位老人,会是之前我们认识的孙延德吗?就在当晚6点多,有市民给96566打来热线,说在延安三路附近,看到一位老人正在冒雨安凳子呢,拍客立马赶了过去,可惜到达现场时,老人已经离开了。拍客注意到,在延安三路沿线的延安路北站车站,台东八路车站,全都已经摆上了爱心板凳。
按照这个说法,这位放凳子的老人很可能就是我们之前关注的孙延德,第二天,记者直接来到孙延德老人家里,大爷啊大爷,这些凳子都是您去放的吗?
赵阿姨说,其实从9月份固定板凳安上以来,老头子压根就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爱心板凳也是走到哪儿放到哪儿,现在更是跟着公交站开始了大面积摆放。
老人一直跟记者说,他年纪大了,不能再为国家做贡献,那就发挥一下余热。固定板凳虽好,可是能坐下的人太少,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份便利和温暖,他甘愿为大家付出。
一把凳子十块钱,为了防止丢失,还要再配上铁链和锁头,单单一个车站的花费就要六七十元,再加上运输、安装的人工,年轻人干起来都很耗时耗力,何况是一个八旬开外的老人呢?
虽然嘴上这样说,可赵阿姨对自己的犟老伴儿也是满眼心疼,她告诉记者,眼前这一把把钥匙,都是已经投放到车站的锁具配的,有多少把钥匙,就有多少个爱心板凳。可即便如此,孙延德并不打算停下自己的脚步。
老人的爱心板凳还将继续下去,我们也希望,老人每到一个车站,大家如果看到了也能搭把手,帮老人把这份爱心延续下去,让爱心板凳能够温暖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