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们连续关注了海鲜市场缺斤短两的事情,今天记者一大早就来到了榉林山市场,打算赶早买点海鲜,也给大家验验秤看一看。
在榉林山市场,记者一口气买了三种海鲜,虾虎,蛤蜊,和鱼,这次记者特意带上了经质监局认定,贴上强检标签的秤,买来的这几样些海鲜,存不存在着短秤现象呢?
三样海鲜,全都没有问题,这几位商户,可以称得上是诚信商家了。现在正是螃蟹的季节,之前我们的调查中,螃蟹也是缺秤问题比较突出,记者决定再买点试试。
八只螃蟹,将近七斤沉,花了199块钱,记者正有点迟疑呢,卖螃蟹的大姐突然热情起来。
十块钱的箱子,费用直接给免了,还装上了不少冰,这两位摊主,真有这么热心吗。
等等,原本重六斤七两的螃蟹,怎么到头来成四斤四两了?难道是记者的秤出了问题?
一见记者,这两位自知理亏,直接退了70块钱,不得不说,您这行为实在有些过分,记者找到了市场管理人员。
市场工作人员将这家摊位的秤带走,表示会严肃处理。早市上有猫腻的商贩恐怕不止一家,记者决定把我们的公平秤摆上街头,为大伙手中的菜篮子把把关。
这位大哥刚刚买的鱼,套了好几层袋子,可还是短秤了一点点,不过大哥倒是很看得开,少点也正常,只要不过分,俺就不追究了。连续称了好几把,不少市民手里的肉、菜、水果,重量都不差。不过,再看看这位大姐的黄花鱼,可就没那么准了。
总共买了50块钱的黄花鱼,可上秤一过,缩水了十块钱,记者提出一起回去找找,但大姐说什么也不同意记者跟着,自己回去找去了。这时,又有一位大哥提着鱼过来了。
50块钱的鱼,缩水十分之一,这位商户的秤,看来也够呛,记者决定去会会他。
不称不知道,一称吓一跳,这位大姐变脸速度可不一般,希望您下次能看得仔细点,别再出这种岔子了,就在记者要结束采访时,市场方对于刚刚那位卖螃蟹的摊主,也有了处理结果。
市场方表示,这种商户的行为影响了整个市场的声誉,他们已经按照合同约定将他们清理,严禁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