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主人公,一方在即墨,一方在崂山,他们五十年前结缘,五十年后寻找与报答,再见面的那一刻,一个不大的小院充满了温情!
在崂山区刘家夏庄的这个农家小院里,两个原本陌生的家庭,聚到了一起。即墨蓝山的姜思强亲切地握着张淑美老人的手,久久不愿放开,小院里的一切,似乎又回到了五十年前的那一天……
在那个树根和草皮都被吃光的饥饿年代,姜思强的两个姐姐从即墨蓝村,来到崂山董家下庄附近讨饭。饥寒交迫、无处安顿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好心的大娘。
那时候,刘家下庄附近的水库发大水,很多地瓜烂在地里。两个孩子白天出去捡拾地瓜,晚上就回大娘家住宿。为了能让姊妹俩有口吃的,大娘甚至压缩了自己孩子的口粮。几天之后,好心的大娘把两个姑娘捡拾回来的地瓜一一晾晒,装了几袋子,让她们拿回即墨蓝村的家。在那个灾荒年代,是这些地瓜救活了一家人的命,更让他们的心里常感温暖。这一晃,就是50多年。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如今,当年的两个小姑娘都已年迈,老大多年前去了东北联系不上,老二头脑有些糊涂,许多事都已经遗忘了。可唯独少年时受的恩惠,时常清晰地萦绕在心间。因为自己行动不便,她特意拜托弟弟来寻找。可是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唯一的记忆就是大娘有个儿子叫宝国,村庄位于小河边,凭着这样的线索,能找到恩人吗?
张宝胜是崂山区董家下庄村的一名村民,他被这个50多年前的故事感动了,也感动于50年后的知恩寻找。于是,他决定带姜思强夫妇前往刘家夏庄一趟。姜思强的小名叫宝平,恩人的儿子叫宝国,帮忙寻找的人名叫宝胜,冥冥之中,仿佛自有天意。那么,刘家夏庄的那位宝国,究竟会不会是要寻找的人呢?
拍摄当天,姜思强的二姐因为生病住院没能到场,不过这份迟到了五十年的相遇,让老人的心中倍感慰藉。现如今,两家人像亲戚一样走动着,贫寒年代栽下的温情种子,生根发芽。
这是一种矜贫救厄的大恩大德,尤其是在当时那个年代,从自己的嘴里省下来,给几个不曾相识的人,大娘的做法,那真的是一种善举。大娘现在近90岁了,身体依然硬朗,家庭和睦,子女孝顺,这是自己给自己积来的福分,而且,我们记者也了解到,大娘的一家人,都很善良,或许这也是大娘的家风,祝福这两家人能够把缘分蓄起来,亲上加亲吧!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